■汪静 本报记者 张婷
近日,四川省2018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考核结果公布,龙马潭区位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城市主城区之首。探寻背后的原因,是近年来龙马潭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所在地优势,积极探索“自贸试验区+”全域一体化发展路径。
自贸试验区+创新开放,激活发展动力
“等肉类口岸开了,海外优质肉类将直接通过泸州港检验检疫、清关,今后泸州以及周边地区民众对海外优质肉类将有新认识。”7月8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口岸工作局工作人员龚奕心告诉记者。
接下来,川南临港片区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即将正式接受海关总署验收。待验收投运后,澳洲、美洲、欧洲等地的牛、羊、鸡畜禽肉及其副产品,海鲜产品将通过江海联运抵达泸州港,川南乃至滇东黔北地区老百姓餐桌上,物美价廉的珍馐美味将成为家常。
获批国家临时开放口岸、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建成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第二仓库,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通过预验收……“天府航运首港”泸州港正在大力加强平台建设,延伸和拓展口岸功能。2018年,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省的58.6%,位列全国港口铁海联运集装箱码头前10名;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完成监管货值31亿元,增长1.7倍;泸州港进口粮食中转量占全省水运进口粮食总量的80%以上。
龙马潭区聚力协同共享,打造开放门户。全力落实“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向南开通泸州至广州、钦州铁海联运班列,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向东开行泸州至上海升船机“五定”外贸直航班轮,时间由18天缩短至12天;向西开行“蓉欧+泸州港”号铁水联运班列,实现长江水运和蓉欧班列无缝连接;向北测试开行泸酒北上、北粮南下专列。
目前,龙马潭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48亿元,增长30%。
自贸试验区+产业园区,提升发展效能
5月13日,“北粮南运”项目启动仪式在川南临港片区举行,正式拉开了东北粮食多式联运至西南的序幕。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有50万吨东北粮食通过铁、海、江多式联运到泸州港,形成粮食物流、贸易、加工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体系,带动泸州航运物流、大宗贸易等产业发展,助推泸州加快形成百万吨级粮食集散地。
借力自贸试验区优势,立于港口高地,龙马潭区大胆试、全力闯、扎实干,全力打造“一区一园五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核心区,川渝滇黔结合部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园,川渝滇黔结合部创新中心、开放合作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休闲康养中心、高端人才聚集中心),加快建设泸州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先行区,向着高质量发展坚定前行。
在培育新兴业态上,龙马潭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打造临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进出口加工中心;建成盈田、临港、鱼塘等智能终端产业园区,推动智能制造集聚发展,引进50家智能制造企业,产能达773亿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累计引进金融和类金融机构70家,步步高、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成投用,加快打造西南商贸城、海吉星百亿级专业大市场。2018年,服务业税收占全区总税收的59%。
同时,龙马潭区提质增效,抢抓获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机遇,做强“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产能区,建设川渝滇黔结合部循环型化工生产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全区酒业、化工收入分别增长13.5%、12.3%。(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