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19年07月11日

“点石成金”:返乡农民让石头唱响“致富歌”

■周超文 李汉青 彭志勇 本报记者 张婷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一首《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唱着关于石头的歌。

在曹进明的手中,一个个经过打孔机、打磨机加工后的长江鹅卵石,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它们变成花盆、鱼缸、烟缸,或者砚台、笔筒……摇身一变的长江鹅卵石从不千篇一律,身价上涨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成为抢手货,唱响了“致富歌”。

投入30多万元

回乡精雕细琢鹅卵石

曹进明是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村民,中学毕业后的他外出打工,在广东东莞一家鞋材厂从事生产管理近20年。

2016年5月,一次到广东韶关出差让曹进明看到了石头加工成工艺品的过程,当他了解到石头工艺品不仅畅销国内外市场,且单价高达几十元到上千元后,他心动了。

曹进明发现,韶关这家公司生产的石头工艺品因石头本身无花纹,整体色调显得呆板。老板也直言:“如果是长江石就好了,长江石本身就带有不同的美丽花纹,打造出来那才叫漂亮。”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家就在长江边,为何不回家把天然的长江石利用起来制作成工艺品,说不定还能带富一方百姓。”曹进明说。2018年7月,曹进明经过两年多对国内外石头工艺品市场的调研后,毅然返回泸州老家,投入30多万元买回石头加工机器和工具,以及几吨长江鹅卵石,开始了石头花盆、石头鱼缸、石头烟缸和石头墨盘等的精雕细琢。

花盆、茶盘、烟灰缸

价格可观备受追捧

想要把一个鹅卵石雕琢成精美的石头工艺品,石头的挑选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不仅要考量鹅卵石的材质是否可以打孔,还要精挑细选有造型的、颜色独具美感的且没有裂缝的鹅卵石。

鹅卵石除需要精选外,还需要经过切底、画线、钻孔、切边、修边、粗打磨、精打磨、抛光等10多道工序才能成型。“每块石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状和颜色,所以加工的最大原则就是因材施艺,尽量保持石头的原有形状。”曹进明说。

由于长江鹅卵石颜色丰富,质地细腻,加工出来的石头花盆、石头鱼缸、石头墨盘等,不仅外观自然而且形态古朴、精致,一经投放市场就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喜好和需求,虽然有时一个石头花盆或茶盘价格高达600元至700元,小的烟灰缸也卖到40元至50元,但仍然备受追捧。

“现在人们都在追求天然、崇尚环保,因此市场前景会越来越好。目前,我们也正在和泸州一家外贸公司商谈合作事宜,如果合作成功,我们的石头工艺品还将销往中东地区。”曹进明说。

如今,为了增加产量,曹进明开始将粗加工后的石头产品交由周边村民再次加工,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曹进明和村民们虽然每天只能加工不到100个鹅卵石工艺品,但带来的回报开始显现,代加工的村民每月能有4000多元的工资收入。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和村民还会获得更大的回报。”曹进明自信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