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19年07月11日

纳溪区 “数字经济”释放发展新动能

(上接第一版)

数字赋能

让农旅发展前景可期

利用数字赋能优质农特产品和发展全域旅游,纳溪区有自己的“底气”。

在大渡口镇凤林虫草鸡养殖基地,数千只土鸡在茂密的林中追逐觅食。这些鸡的奇特之处在于,每只鸡的脚上都安装有“计步器”,也有ID号和“身份证”……在“数字平桥”平台上,土鸡的运动量和健康情况一目了然。

“一定要保证品质,健步100万步以上、养殖时间8个月以上的鸡才能投放市场。”业主申光平对自己的土鸡运动量和品质要求极严。尽管“跑步鸡”鸡肉100元一公斤、产下的绿壳蛋卖到10元一枚,不少消费者却愿意为其“买单”。

2018年,凤林虫草鸡养殖基地出栏虫草鸡达12万余只,出售绿壳鸡蛋200余万枚,年产值达1600余万元,专合社被评为“农民专合社国家示范社”,申光平2013年3月获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15年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

在平桥茶园里,360度旋转的摄像头24小时对茶园进行监控,数字化管理保障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做老百姓都喝得起、放心喝、喜欢喝的特早茶,是茶农的初心。”种茶大户石清容说。

胡光琴也是土生土长的平桥人,大学毕业后,曾在泸州一酒店担任管理人员。奔着家乡的发展前景,她回乡担任“数字平桥”的解说员和“数字平桥”—云溪产品馆的营销员。“数字平桥”—云溪产品馆是平桥村依托电商平台“赶场天”建立的线上线下农特产品销售平台。顾客在展馆内选中产品后,直接在网上下单就可以将农特产品快递到家。

“家乡建设好了,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今年预计收入能达40万元。”胡光琴看着一件件当地特产、土货发往千家万户,她特别有成就感。

走进平桥村乌木文创馆,600多平方米的大厅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乌木艺术品、竹家具和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然而,最吸引游客目光的却是大厅墙壁上挂着的100英寸“数字平桥”平台。“乌木水寨、梦里水乡、湖上栈道……”纳溪区域内的湖光山色、田园风光一览无余,游客在平台轻轻一点击就过上一把“旅游瘾”。“有了‘数字平桥’这个导游,我们对当地的景区、景点、特色农产品、乡风民俗等情况有了初步印象。”游客罗女士大为点赞。

“集体经济通过实施‘数字乡村’项目,今年预计将突破800万元。”邓国仲对“数字平桥”的发展前景、经济效益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