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19年07月08日

这一战,打开了攻打叙永县城的通道

遥望火烧岩。

年过花甲的付元良是叙永县合乐苗族乡土生土长的人,从小,他就听父母讲述红军长征驻扎在自己家乡的故事。当年,红军经过合乐苗族乡时,有部分战士就住在付元良妈妈家中。

当年,付元良的妈妈年仅8岁。付元良说,妈妈直到年迈时,都还依稀记得红军战士在自家炒苞谷米(爆米花)的情形。

1935年1月,中央红军一渡赤水后,分三路经古蔺向叙永进发。1月23日,叙永民团前敌副指挥罗云程得知红军前来的消息后,在东城忠烈宫内召集义勇队城区大队训话,诡称黔军艾德章营叛变,必须立即追剿。于是,民团便在三岔河放了警戒线。

1935年2月1日,中央红军右纵队先头部队红一军团二师,穿过古蔺黄荆老林出桂花场进抵叙永三岔河鱼塘坳口。三岔河山幽林密,道路崎岖,在漫山迷雾中行进的红军,被担任警戒的民团第三中队误认为是黔军艾营叛兵,遭遇枪击。见此情形,红军冲杀过去,当场击毙数名敌人。此时,民团才知道迎面走来的是红军,于是不敢再战,全部逃跑。

民团在慌乱中逃至小庙,但他们没有死心,简单休整后,便打算折回抵挡红军。民团刚走回狗屎包包(小地名),便又遭到红军先头部队的迎头痛击。伤亡甚重的民团,乘大雾逃进了大山森林中。

次日,国民党川军二十一军第一师三旅旅长刘兆麟奉命从贵州土城回援叙永,拦截红军,与正向叙永县城进发的红一军团一师激战于火烧岩。

火烧岩海拔约1600米,岩上有石寨,地势险要。刘旅凭借石寨,居高临下,攻击红军,截断红军通道。红军多次冲锋,皆未得手,所幸没有伤亡。在这样的情况下,红军改变战术:一方面组织迫击炮猛轰石寨,佯装正面攻击;一方面调部队从侧面登山,经猴子岩爬上大火烧岩最高峰的轿子顶,出敌不意包抄敌军。该战术让刘旅腹背受击,伤亡200多人,被迫撤离石寨。红军迅速占领大小火烧岩,终将通道打开,使得军团部及军团主力可进抵叙永城。待军团部通过后,按命令改道经大寨、鹤六营(今合乐)、落窝(今正东)、沙包树(今大树)、两河口、高峰(今白腊)方向前进,终于在大坝与军团主力汇合。

如今,不仅付元良常常说起这段历史,他的儿女也常常向人讲述。红军故事就这样一代传一代,长征精神也深深印刻在了当地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