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从今日起正式实行物业信用评级管理
●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分值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黑名单”5个等级
●被列入“黑名单”的物业项目经理,3年内不得在本市从事物业项目服务
■本报记者 周雪梅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近期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信息监管的通知》,我市从今(6)日起正式实行物业信用评级管理,有效期为5年。今后,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将作为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日常监管、物业服务项目招投标等物业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
开放市场竞争
“优胜劣汰”是法则
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文件提到“取消物业服务企业二级及以下资质认定”。不久后,国务院再次决定,取消物业服务企业一级资质核定。至此,我国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认定的门槛正式成为历史。
取消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认定后,我市物业服务企业明显增加,目前已达到400多家。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认定的取消,无疑让物业市场得到进一步开放,看似降低了进入门槛,但其实对物业服务行业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住保局物管科科长赖忠贵说,目前针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唯一的手段就是采用信用信息管理。那么,取消资质认定之后的物业服务企业究竟该如何规范呢?
2011年,省住建厅出台了《四川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对整顿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和秩序,增强物业服务企业及其执(从)业人员的信用意识等作了相关规定。如今,该办法已施行多年,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新情况。赖忠贵举例说,物业服务企业诚信管理这一块,现在完全可以列入“黑名单”管理机制,不符合规范的企业及时被清出市场。而上述管理办法在“黑名单”管理机制方面却是空白。
为此,我市及时出台了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信息监管新规,推进全市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构建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五个等级评分
“不良物业”将拉入“黑名单”
按以往的惯例,评价体系一般分为4个等级。此次公布的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信息监管新规,将信用信息分值等级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黑名单”。
据介绍,我市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信息基础分值均以100分为基础分值,按记分标准类别予以相应加分、减分。信用分值在50分(不含50分)以下,列入“黑名单”监管。记分周期为12个月,从录入信用信息系统之日起计算,每12个月滚动一次。“黑名单”不列入记分和滚动周期,记入不良信用档案,监管期限为3年。
“信用差”的物业公司列入“黑名单”后,将会受到哪些处罚?据了解,我市是国家第二批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已经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针对已被纳入“黑名单”监管的企业,我市采取联合惩戒的方式,相关部门收集全市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信息记分情况,并于每年12月底将当年信用信息情况进行公布。
具体为:对列入“黑名单”的物业服务企业、法定代表人及其股东和物业项目经理,在“信用中国·泸州”发布,并推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此外,还将记入物业服务行业不良信用档案,存留期为3年,并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门列入全市失信“黑榜”名单,采取全市联合惩戒措施;推送市场监管部门将企业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单。
信用信息监管下沉
街道社区为主要“打分员”
新规明确,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含外地企业)在工商注册登记中有物业管理事项的物业服务企业、法定代表人及其股东、物业项目经理等纳入信用信息监管范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信息系统管理、受理信用信息异议申诉和信用信息的对外发布。
泸州民激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胜勇认为,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信息监管新规的亮点之一,就是不仅把企业纳入管理,还创新地把企业的法人、股东以及项目经理等全部纳入管理。也就是把物业服务行业全链条都纳入了统一的标准之中。只有统一评价标准,才能有效地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产生导向作用。
信用信息监管下沉是新规的另一大亮点。记者了解到,新规明确,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对所属区域内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信息的审核、登记和录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物业服务行业日常信用信息的加分和减分。发改、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应急、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税务、法院等部门向同级物业行业主管部门推送信用信息记分材料,纳入信用信息记分管理。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项目,由乡镇街道督促业主委员会组织召开业主大会,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让其退出服务的,该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退出;被列入“黑名单”的物业项目经理,3年内不得在本市从事物业项目服务。
“新规的出台更像是一场检验,让诚实守信的企业留下来,得到更好的发展;让信用差的企业‘寸步难行’,最终被市场淘汰,从而实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史胜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