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19年07月06日

精致“美容术” 扮靓乡村“高颜值”

如何实施乡村美容“精细手术”?江阳区深入开展农村污水整治、农村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五大行动”,天蓝、地绿、水净的江阳乡村“变形记”火热展开。

厕所革命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江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罗杰告诉记者:“我们着力做好三件事,深入宣传,让村民知道为什么要改造厕所;摸清家底,知道有多少需要改造;确定标准,知道怎样改造。”

江阳区确保任务、项目、资金、方案精准到户,积极构建“村民每户投入一点、项目资金整合一点、两级财政补助一点”的厕污共治投入体系。

“污水”变“清水”,江阳区加强水环境治理,全面取缔长江河的餐饮船、泵船及网箱养鱼,整治34个砂石堆场,对长江岸线进行生态修复。近年来,全区投入9000余万元,提标改造了污水处理厂7座,新改建一级场镇污水处理厂11座、二级场镇污水处理设施30座,改进管网34公里,污水日处理量从3160吨提升到6790吨,实现一级、二级场镇污水处理全覆盖。

改变农村“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现象,江阳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农村垃圾直运模式,全域治理农村垃圾。通滩镇开丰村村民曾宗艳说:“以前一到夏天,空气中飘着垃圾的臭味。现在,政府引导我们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有人来收,垃圾不过夜,空气、环境好多了。”江阳区充分征求村(社区)、组、农户意见,科学规划选点,修建垃圾收集点,从每户开始分类收集垃圾,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统筹、区直运”格局。

现在,江阳区“前端覆盖收集、中端一站运输、末端集中处理”的快递式直运模式,真正做到了“垃圾不落地、一站运到底”。

变污为净,变废为宝。江阳区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应用生物技术对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绿色生产。江阳区畜牧站站长张忠福说:“10万立方米的粪污收集池建起后,里面加入微生菌,经过发酵处理,通过铺设的管道输送到种植基地,群众需要时打开水龙头就可直接使用灌溉。”

千村万户家家美,千村万景处处新。江阳区乡村振兴的锦绣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