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19年07月05日

川南城际铁路建设“加速度”

■本报记者 肖婷

川南城际铁路是泸州人的第一条高铁。眼下,川南城际铁路泸州段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濑溪河双线特大桥即将合龙;泸州段境内的3座隧道全部贯通,可供施工车辆通行;泸县制梁场制梁忙,箱梁铺设顺利……每一个关键点,建设者们纷纷发力,为泸州人早日实现“高铁梦”贡献力量。

打通关卡

刘家咀隧道施工车辆不再绕路

自北向南穿过刘家咀隧道,川南城际铁路进入泸州境内。

近日,在刘家咀隧道内,一辆辆施工车辆来回穿行,将土石方运输至其他地点。

川南城际铁路CN-4标段项目部副经理曾闯告诉记者,全场1275米的刘家咀隧道在今年1月贯通后,打通了泸州与自贡之间的最后一道关卡。隧道虽然贯通了,但施工车辆仍无法经过,从隧道的这头到那头,只能借道附近的场镇,这一绕行就要多跑六七公里路。5月底,隧道内已可通行施工车辆,节约了更多时间和路程,整个施工效率也更高了。

在隧道外,为了避免滚石等封住洞口的情况,施工方将对明洞部分作加长处理。工人们在已经定好的位置捆扎钢筋,为接下来的仰拱部分施工打好基础。预计7月中旬,川南城际铁路架梁工作将到达刘家咀隧道。

精准测量

濑溪河双线特大桥即将合龙

濑溪河上,横跨河流的濑溪河双线特大桥已进入合龙的倒计时阶段。

“计划7月合龙,就差20米左右了。”川南城际铁路CN-5标段项目部二分部技术人员刘理看着即将合龙的大桥,既紧张,又期待。

全长925米的濑溪河双线特大桥是川南城际铁路在泸州境内为数不多的跨河桥梁之一,相比于其他特大桥而言,施工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由于桥梁的主墩与箱梁无法匹配,两个主墩之上的桥面只能通过混凝土现浇来实现。

“我们使用的是钢模具推过去。”刘理告诉记者,钢模具长度为3米,现浇混凝土都要依靠模具成型,每成型一次,模具就向前推一点,以此来实现桥面“生长”,直到两端合龙。而每一个块件的成型,都必须经过严密检验和测量,不仅要确保桥梁质量,也要保障两端合龙时,做到精准对接。

刘理说,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目前濑溪河双线特大桥正通过增加现场施工人员,加快施工进度,力争更快实现大桥合龙,为下一步全线顺利架梁打下基础。(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