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19年07月04日

缓解“融资难”“融资贵”

我市推行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初见成效

本报讯(记者 简放鹏)昨(3)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2018年底,我市推行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初见成效,各区县到位风险补偿金3000万元,省财政奖补资金到位609万元。今年,增加注入风险补偿金1000万元。目前,各区县专户资金共有4609万元。

据悉,我市按照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建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的实施意见》要求,制定建立了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的实施方案,设立了“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账户,并由各级农业农村局管理。

与此相应,我市成立了全市信贷担保工作指导委员会,各区县分别成立了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领导小组。委员会、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加强指导督导,推进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为了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有效缓解农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泸州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市级财政补助政策》,明确农业担保奖补范围、标准和资金管理等。市委目督办将我市风险补偿金制度推进情况纳入对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将风险补偿金制度推进相应任务分解下达各区县,并纳入目标考核。

此外,通过本地新闻媒体、手机短信、微信等形式宣传,举办农业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提高风险补偿金制度社会知晓度和群众认可度。邮储银行、农商银行等风险补偿金合作银行、省农担泸州分公司等,对基层业务人员开展了专题培训,对风险补偿金贷款流程、审查条件、担保流程等进行专题讲解,以提高经办人员对风险补偿金制度熟悉度和办理效率。

据了解,我市采取以区县为主体组建风险补偿金方式,2018年—2022年风险补偿金分年度到位,总规模为1.13亿元。市级财政对2018年农业担保进行奖补,奖补资金128.88万元已下达各区县,用于补充农业信贷担保风险补偿金,弥补农业信贷担保代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