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19年07月04日

“十里天梯”党旗扬

党员先锋队为陈太海驮运建房用水泥。

·现场·

■本报记者 周雪梅

青山葱翠,云雾缭绕。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身着红色马甲的原林村驻村工作队成员左鹏 “驮着”一包水泥,紧咬牙关,憋着一股劲儿往深山密林之中前进。在他的前头,一面鲜红的党旗在绿水青山间闪耀……6月27日10点多,古蔺县黄荆镇原林村党员先锋队的32名队员自带背篼和汗巾,在原林村的界碑处集结,为贫困群众陈太海背运21袋共2100斤的建房用水泥。

陈太海是原林村五组村民,现年56岁,独身一人在外漂泊了几十年。陈太海去年回乡,发现自己位于山顶上的老房子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房,随时有垮塌的可能。为了改善陈太海的住房条件,镇上为其申请了D级危房改造。陈太海人力单薄,山路又着实陡峭,一个人根本没法搬运建筑材料。了解这一情况后,原林村党员先锋队队长陈宏越决定把帮助陈太海运送水泥作为当月党员先锋队活动。

黄荆镇自2018年9月开始,分别在四个行政村成立党员先锋队,每月组织开展至少1次“树形象、固堡垒、强作风”党员先锋队活动,以党建为引领,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陈宏越说,党员先锋队成员包括镇上的党员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者以及热心公益的群众等。

当天,原林村党员先锋队的队员们佩戴党徽、举着党旗,挎着印有“为人民服务”的背包,一路翻山越岭。十多里的山路,近三分之二的路段是极其险恶的悬崖路,有的坡度陡到60多度,险峻宛若“天梯”,队员们需要手脚并用攀着岩石才能上去。

几日的小雨让“天梯”上满布了青苔和稀泥,更是增加了“攀岩”的危险系数。有队员笑着对陈宏越说,这样的山路每次走到一半最想哭,因为折返回去太远了,继续向前走又望不到尽头。

原林村党支部书记闫登科说,党员先锋队队员们不仅有脚力、臂力,注意力也异常集中,早就算得上是经验老道的“攀岩高手”。但队员们还是攀走了2个多小时,途中歇脚多次才终于将2100斤水泥送到了陈太海家。陈太海赶紧端出为大家准备的午饭,一个回锅肉、一个素菜。回锅肉很肥,又累又饿的党员先锋队队员们吃得很香。“这种时候,我吃得下一头肥猪。”一个队员开玩笑说。

爬“天梯”为贫困户送水泥只是黄荆镇抓党建促脱贫活动的一个缩影。结合脱贫攻坚实际工作,黄荆镇创新开展“心系群众、心细工作”两心活动,让党员先锋队亮出旗帜、亮出身份,深入下沉,与帮扶户同吃共住同劳动。黄荆镇党委书记黄霖说,先锋队队员们都是自带行李伙食,聚焦“最平凡的小事,最困难的群众”,为群众干实事,解真困,全镇干群关系也因此越发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