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19年07月01日

昔日贫困户 今朝奔小康

二郎镇华年村甜橙产业园。

二郎镇稻田水产示范园。

二郎镇集体经济示范园。

二郎镇文明村脱贫户明兴强家,有一间100平方米的“小洋房”、两亩甜橙种植地、一辆1万多元的三轮车、5头牛5头母猪、牛圈猪圈样样齐全……但在几年前,这个家庭却挣扎在温饱线上。明兴强脱贫的经历是文明村变迁的缩影。如今,明兴强等文明村村民考虑更多的,是怎样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让他住上好房子

明兴强以前的家是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破漏土房,家里摆满了各种锅碗瓢盆。一到下雨天,屋里屋外都是雨。这不仅是明兴强一家的真实情景,也是文明村不少贫困家庭曾经的真实写照。

明兴强一家有五口人,除了他和妻子外,还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读书上学,妻子耕种距家两公里远的两亩地,明兴强虽然右脚残疾但有不错的编织手艺,夫妻俩勉强维持家庭开销。

文明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不同于其他贫困村,不是集中安置,而是因人而异。明兴强的新家建在距离地头不到1公里的地方,这让他家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再加上入户便道的建设,让他们一家人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新房子有了、水泥路也通了,这下得靠自己了。”明兴强说。

产业扶贫让他过上新生活

2014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明兴强重新整理自家的两亩地,将所有栽种的蔬菜、水稻一并剔除了,用于种植甜橙。种植甜橙需要4-5年的精心培育才能产生效益,这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需要相当大的魄力。

除了甜橙外,明兴强还向银行贷款1.2万元用于发展养殖业,他买了一头母牛、一头肉牛、四头肉猪。

家里种养业的收益越来越好,明兴强花1.56万元买了1辆全新的三轮车,这笔钱对于以前的他来说是全部积蓄,但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已经不再“伤筋动骨”。

“政府啥子条件都给我们创造了,我们没理由再穷下去,现在我就是一心想把产业发展好,早日奔小康。”明兴强说。

旅游+养殖让他期待美好明天

明兴强家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毗邻村办公室。村里制定了什么发展规划,他都几乎能得到第一手消息。听说村里准备依托古郎洞发展乡村旅游业,明兴强又有了重操编织旧业的想法。“我都想好了,把旁边的空屋整成商店,用竹子编一些好看点的篮子,把甜橙包装起来,还可以给游客提供三轮车接送服务。”

各种各样的致富想法,充满文明村村民的大脑。现在的明兴强,每天凌晨4点出门帮别人收玉米,然后让雇主把部分工钱折算为玉米,再把玉米搬回家喂猪喂牛。“我准备养20头牛,通过母牛繁殖肉牛,再饲养出售。牛粪这些可以用来浇灌甜橙,形成循环经济。”一想到以后的美好生活,明兴强黝黑的脸上泛起了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