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玉青
“现在,我们路也修好了,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了,只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愁没有好日子过!”近日,合江县榕山镇回洞桥村村民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术、传递正能量的“坝坝讲坛”如期举行。
近年来,回洞桥村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初具雏形,展现出合江县脱贫摘帽成效。
村里的变化写在村民脸上,表现在村民行动上。在回洞桥村沃柑基地,第一期1200亩的沃柑已经挂果,村民赵永会背着背篓在地里为橘树修剪枝丫。赵永会说,原来她独自在家务农、带孩子,丈夫在外打工挣的钱也不多,日子过得很艰难。“现在家里土地流转出去了,多了一份收入,我自己还能在沃柑基地务工,每个月能有近1000元的收入,日子过起来更有动力了。”
回洞桥村党支部书记周守辉介绍,沃柑基地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引进水果全产业链企业——世界500强联想集团旗下的佳沃公司和青禾源科技有限公司,高标准建设沃柑基地2000亩,村集体通过投资入户,每年获得20%的收益分红,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农作物间种、入股分红实现收益“四重叠加”,每年人均增收5500元以上。
除了发展沃柑基地,该村还采取“产业扶持基金+村集体公司+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投资8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建设扶贫车间,由村集体公司经营管理,引进制衣公司租赁创办制衣厂。制衣公司每年向村集体公司支付租金3万元和介绍订单利润部分70%的分红,提供就业岗位150个,人均月收入可达2000元。
扶贫车间开在村民家门口,结束工作的村民王元超回家只需要几分钟。扶贫车间旁一排排青瓦白墙的2层独栋楼房,便是王元超家的所在地。这里是回洞桥村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搬了新家,进了车间,实现脱贫的王元超如今也过上了按时上班下班的生活。
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回洞桥村对标补短、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积极探索共建共享、切实转变民风家风,探索出一条“全域规划、全域产业、全域安居、全域配套、全域治理”的宜居乡村建设新路子,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