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19年05月23日

分水岭镇 打造省级廉洁文化基地

■郑小飞 本报记者 李界

近年来,江阳区分水岭镇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和董允坝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将“伞骨文化”和“蔬式生活”相结合,把“人如伞,骨正不腐”的理念融入基地建设,积极打造省级廉洁文化基地,充分发挥基地廉洁教育作用。

聚焦主题,特色文化孕育廉洁元素。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分水岭镇有董允墓地、琼瑶书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张映鑫烈士陵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烧火龙、土窖酿酒等地方特色文化,还有董允坝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此,分水岭镇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廉洁元素,以分水岭镇伞里古街为载体,打造“坝上情怀、伞里风骨、蔬式生活”三个板块,通过10个建设点位、50个子项体现廉洁文化。

注重传承,坝上情怀承载廉洁精神。三国时期蜀国重臣董允官至黄门侍郎、侍中,他为官清廉,心系百姓,曾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农民,董允坝也因成为董允的食邑而得名。董允过世后,百姓为他建了衣冠冢,目前善存。为弘扬董允的廉洁精神,分水岭镇结合伞里古街,在董允坝广场打造了高6米的董允雕像,配以董允故事介绍,让游客学习董允的廉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底线、永葆为民情怀。

精心设置,油纸伞凸显廉洁风骨。伞里古街总长约1.1公里,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街内有2000余把油纸伞,分为3个区域,主题包括桐油绘面、伞韵风清和清心亮节,寓意“人如伞,骨正不腐”。伞里古街的景观小品以框镜手法将油纸伞分为五层独立平面,分别为伞面、伞架、伞魂、伞骨、伞形,以玻璃喷砂的形式在第三层做点睛之笔,其玻璃立面清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致敬清官廉明。油纸伞伞骨为竹,刚正笔直,如人生有傲骨,耐得住清贫,行稳致远;伞柄挺拔,片片相接,细致严谨,清廉威仪,如人做事清俊不阿、高风亮节;伞面涂刷桐油,坚固耐用,可挡风雨,寓意美满团圆,如人勇于担当、忠诚奉献、不蛀不腐;伞韵匠心,如同毕家祖训,“踏踏实实做伞,规规矩矩做人”。在伞里古街出口,以池塘和玄关为形,通过景观勾勒出极具景致感和庄重感的文化意象,引导游客崇尚廉洁,成为强化廉洁意识、弘扬清风正气的“把门关”。

整合资源,“蔬式生活”滋养廉洁之花。古人有云:“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乃花中君子,“廉”为人之正品,莲花之“莲”与廉洁之“廉”既是同音,又有同意,古人常以“一品清莲”表达对清官的赞誉。因而,分水岭镇依托董允坝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种植水生莲藕200亩。从莲藕的习性、文化入手,深入挖掘廉洁文化内涵,用文学、艺术、景观等多种表现形式予以展示,围绕水生莲藕区,设计了多个廉洁画卷组团,增加了旅游区的层次感,使游客在移步观赏莲藕时,不仅能看到美丽的莲花,也能自然联想到“廉”,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