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君涛 记者 朱虹)“国家政策好,我无以回报,将遗体捐献给国家,也算是做了贡献了。”5月17日,纳溪区天仙镇65岁的脱贫村民王智在遗体捐献志愿书上签上了姓名,按上了手印。
家住天仙镇紫阳村的王智是个勤劳朴实的农家人,但是一场不幸降临到了他身上。十年前,因腰痛去医院检查,他被发现患有肾癌。这场病带给王智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让他和家人的生活陷入窘迫。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给王智一家带来了曙光,他家被列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顺利脱贫。王智告诉记者,这些年他看病都是零支付,现在也享受区内住院微支付的政策。同时,纳溪区妇幼保健院的李良芳作为帮扶责任人,对王智一家也提供了许多帮助。对于这些帮助,王智记在心里,他想自己也应该回报社会。王智想到了器官捐赠,并将想法告诉了李良芳。李良芳经过咨询后了解到,王智符合遗体捐献的条件。
王智的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于是,5月17日,王智来到纳溪区红十字会签下了遗体捐献志愿书,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