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罗森波
战鼓催征,号角声急。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泸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扣“六大攻坚行动”,抓好各项目标、各项任务的落地落实,奋力实现“开门红”,推动今年良好开局。
要把“六大攻坚行动”抓落实抓见效。大力实施开放引领攻坚行动,高水平建设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加快建设南向开放通道,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大力实施产业升级攻坚行动,强力推动三大千亿产业率先发展、十大现代服务业梯次发展、八大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打造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大力实施城市提质攻坚行动,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品质,积极探索建设公园城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业兴人和美好家园。大力实施民生改善攻坚行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提升基层依法治理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力实施生态环保攻坚行动,精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一个地方的发展、区域的竞争,主要是拼班子、比干部、赛作风。要切实提高抓发展的组织领导水平,精通岗位职责,遵循规律、讲究科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学习借鉴泸州脱贫攻坚挂图作战精神、云龙机场建设攻坚克难精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先争优一举拿下的魄力和勇气,抓好工作落实。要优化营商环境,既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又站在企业家的需求角度思考研究问题,通过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保障、全过程服务,促进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要增强围绕培植财源税源、增加群众就业机会等选项目抓发展的意识,持续为泸州发展添动力。要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不断调整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培养一批懂市场、懂企业、懂产业、懂技术的精英人才。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做到人人有压力、个个有目标。
只有拿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才能实现“开门红”,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借用发展新力量、争创发展新优势、取得发展新成效,才能为泸州围绕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