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9 中共泸州市委机关报泸州日报社出版






2019年02月14日

打通南向通道 驶入发展快车道

——我市着力建设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经济高地侧记

泸州至钦州铁海联运班列。

□ 本报记者 肖婷

在开放通道建设中,除了东向的长江黄金水道外,四川将着眼于地理位置更近的南向出海通道。《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将突出南向,这是深化南向合作的关键一步,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机遇。

南向合作的前提是南向通道。地处川渝滇黔结合部、川南经济区的泸州,南向通道建设是使命,是机遇。对泸州而言,搭上南向通道建设这趟“快车”,不仅是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泸州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把“建设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经济高地”作为泸州开放发展的时代方位,再次将“向南”摆在了重要位置。

眼下,泸州打通南向通道已吹响号角: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叙永至威信高速公路等诸多项目先后开工,向南进发,全力以赴。

铁海联运 货物出海“抄近道”

连接南向出海通道,铁海联运是满足大宗货物运输的重要方式。

2018年10月10日下午,载有50个标箱的铁路列车缓缓驶出泸州港,标志着泸州—钦州铁海联运班列正式开行。这条线路的运输成本在时间上优于水运、费用上优于汽运,性价比高,成为成渝经济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通达全球较为便捷的南向出海通道之一。

“开通泸州—钦州班列后,我们的货物走这条线出口能比原来提高一半的效率。”成都恒润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说。

据悉,这趟班列在抵达钦州后,通过对接钦州—新加坡天天公共驳船以及钦州港至东南亚航线,利用钦州港进口粮食、肉类、水果、整车等指定口岸优势,支撑外贸进出口货物集散,为隆黄铁路建成投运后,打通通往北部湾最近出海货运通道培育市场基础。

泸州—钦州并非是泸州港开行的首条南向铁海联运线路。2018年7月12日,泸州—广州铁海联运班列实现了双向对开,成为成渝经济区通达全球又一条便捷的海铁联运通道。

怎样与沿海地区顺利实现连接,货运铁路建设是“头号任务”。

隆(昌)至黄(桶)铁路是泸州乃至全省的一条南向重要货运通道。该项目建成后,泸州经黄桶至百色至钦州港的距离仅为1012公里。目前,叙永至贵州毕节段正加紧建设,按照2022年建成投运目标有序推进。位于泸州境内的叙毕铁路一标段施工已全面铺开,所有隧道都已进洞施工。

与此同时,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扩能改造已启动项目前期工作。此外,泸遵货运铁路大村至遵义段正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该项目建成后,泸州经遵义至柳州至钦州港的距离只有1146公里,可形成一条四川南向出海铁路货运重要辅助通道。

路网建设 一路往南“走高速”

货运通道正在逐步形成的同时,南向客运通道也将迈出建设步伐。

泸州人民的第一条高铁——川南城际铁路,其泸州段部分2018年完成投资10.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占泸州段总投资的51%。1月22日凌晨,川南城际铁路CN-4标段项目部的控制性工程刘家咀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川南城际铁路泸州段三座隧道(尖山坡隧道、望牛山隧道、刘家咀隧道)已全部贯通,为川南城际铁路的顺利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

市民翘首以盼的渝昆高铁近日也有了新消息,省发改委在网络问政平台上回复市民:渝昆高铁将于2019年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渝昆高铁可研批复涉及四川省境内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待全线可研报告批复后,将向铁路总公司争取川渝段年内开工建设。

高铁建设如火如荼,高铁路网规划步履不停。目前,泸州正积极与贵州遵义对接,两地有意共建泸州至遵义高铁。一旦建成,将形成泸州又一条重要的南向高铁通道。继续南下,还可连通贵阳、南宁等地,将形成四川及西北地区南向通达北部湾、珠三角地区的350公里时速高铁大通道。

与此同时,南向通道建设中的高速公路网也在进一步完善中。

1月28日,位于川黔交界处的赤水河大桥开始钢桁梁吊装,正式进入桥梁上部结构建设阶段。作为川黔大通道古蔺至习水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赤水河大桥预计今年建成通车。届时,古习高速公路将正式通车,我省将新增一条南向出川大通道。

目前,叙永至威信高速公路加紧建设。这是泸州通到云南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今后也将成为泸州货物通过公路运输出口的重要通道。未来,经叙威高速公路,泸州的人流、货流可达云南昭通、昆明,甚至连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地区实现无缝连接。

南向合作 通往世界“开放门”

2018年9月投用的泸州云龙机场是空中通道门户,至今已开通至全国23个城市的航线。广州、深圳、昆明……多条南向航线陆续开通,满足市民出行的同时,也方便了两地企业家往来,促成了更多商业合作。未来,云龙机场的国际航线也青睐南向节点:香港、新加坡、泰国……

2018年11月6日,为期5天的“川港澳合作周”活动在香港启动。市委书记刘强率泸州市代表团参加活动。此行的目标之一,便是南向的粤港澳大湾区。而眼下,香港已是泸州市外资金主要来源地之一。

在港期间,刘强表示,当前,泸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南向通道建设。把航空客运、铁海联运和货运连接起来,借力香港的资源与平台,推动泸州企业走向全世界。

航空方面,依托云龙机场,泸州正积极筹备开通至香港航线、加快申报开放口岸,让泸州和香港的交流更加密切高效。货运方面,将加密泸州经广州黄埔港至香港葵涌国际货柜码头的铁海联运班列,使泸州与香港之间的物流网络更加健全畅达。

泸州积极向南,也吸引了南部城市“北上”寻求合作。

2018年11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党政代表团来泸考察。此前,两市已多次开展对接互访,在产业发展、通道建设等方面正在进行务实合作。

在泸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革冰表示,希望双方能够务实推进交流合作,加强在互联互通、物流产业发展、重点园区建设、文化、旅游、教育等方面的对接协作,携手共进,服务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向南、向海、向前发展。

与钦州的合作互动,是我市融入“一带一路”南向通道的良好机遇。通过南向通道建设推动南向合作的契机,把泸州“搬”到大海边,既是实现泸州与“一带一路”地区的衔接,又能进一步拉近泸州与世界的距离,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