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22年12月02日

现场帮扶教学 提升煤矿地质保障工作能力

◎ 朱索

煤矿井下巷道的延伸,地下暗河、裂隙的走向,煤层、岩层开采挖掘等对地质变化的影响,都会影响煤矿安全生产。为此,泸州市开展煤矿地质保障工作能力提升行动,进一步查明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提升灾害防治能力。其中,以提升煤矿管理人员系统化管理水平为重点的专家现场教学帮扶已在石屏一矿、观文煤矿,以及叙永县叙永一矿、威鑫煤业、后山煤矿完成。

“在这个支柱上标记第88个,然后我们截取这片区域开始测量,对照一下看与图纸是否一致。”11月14-18日,泸州市应急管理局邀请地质测量高级工程师孙玉德和朱培德,对叙永县后山煤矿地质保障工作开展“教学式”帮扶指导。

在井下11192工作面进风巷,两位专家正进行地质资料收集指导。他们使用皮尺测量巷道长、宽、高,用地质罗盘测量收集构造断层面倾角、倾向、落差三个数据,同时敲开煤层岩壁观察煤层顶底板岩性。

“顶板为含黄铁矿的粉砂质泥岩,底板为含缅状菱铁矿的浅灰色黏土岩,断层面落差是93厘米,顶板到地面的距离是2.2米,巷道长93.5米。”两位专家一边测量,跟随学习的后山煤矿副总工程师肖雪峰一边现场记录。

“井下测量的原始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你这样记录很凌乱,时间一久就搞不清是什么内容了。”看到记录的内容,专家孙玉德给肖雪峰支招,“你把我们测量的顶板、断层面这些内容按照层级分别编号,这样你的原始记录就更规范清晰,以后任何人都看得懂。”

回到地面后,肖雪峰抓紧整理测量数据,绘制了地质结构素描模型,并请专家检查指导。他说,经过专家们5天的指导,进一步明确了地质保障工作的程序、方法以及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需要收集掌握的关键地质资料。

“因为部分煤矿人员流动大,管理人员地质安全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煤体结构变化、瓦斯地质、地质构造等方面知识结构不完整,导致煤矿企业地质保障工作不到位。”泸州应急管理局煤安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强化现场教学、诊断检查,督促煤矿企业履职尽责落实地质保障工作责任和措施,特别是加强地质断层构造数据收集和揭煤地质预测方面工作,防范因地质变化造成瓦斯异常超限和顶板等事故发生。

从井下回到地面,专家们继续查阅矿井水患现状调查报告、隐蔽治灾因素普查报告、矿井防治水“一矿一策”“一面一策”水害治理方案等资料,全面分析研判矿井水害防治工作。两天后,两位专家再次深入井下,对地下水文观测工作开展现场指导。

“承压水面就好比给水桶装了一个龙头,地下积水会不停上涌,从水龙头释放压力。我们要通过长期的观测发现涌水趋势,及时研判涌水量是否异常。”在矿井排水巷里,专家们一边查看指标设置是否准确,检测观测数据是否与现场数据一致,一边向防治水管理人员传授涌水观测的方式方法。

“以前思维是碎片化的,哪里出现问题我们就整治哪里。”后山煤矿总工程师江奉明说,经过专家5天的培训,矿上的管理人员逐步掌握了系统分析问题、系统管理安全的方法,为下一步整体分析把握风险、提升安全水平打下了基础。

目前,泸州市针对煤矿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地质保障系统化能力提升行动已暂时告一段落。下一步,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将在此次现场教学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将发现的问题移交监管部门和国有煤矿上级公司,同时编制一套地质保障重点工作清单和规范工作模板,既推动治灾基础巩固提升,又针对发现的问题适时检查回访,确保各矿井地质问题隐患“一矿一策”形成整改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