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22年05月06日

泸州市疾控中心发布5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

警惕误采误食毒蕈

◎ 蒋德勇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明蓉

日前 , 经泸州市疾控中心专家会商,5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结果包括:特别关注事件为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关注事件为毒蕈中毒;一般关注事件为布鲁氏菌病、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食品安全事件公共卫生风险。

特别关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评估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带入泸州市的风险较大(特别是上海返泸人员),存在因发现不及时而引起传播的风险。

专家建议,从严从紧从实落实“入川即检”措施,不漏一人,并按照A、B类及其他地区进行分类管理(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三天两检或一次核酸检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和管理风险人群。加强进口冷链、启用的集中隔离场所、医疗机构的人员、环境、垃圾处理等管理措施,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格,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和网格员在疫情防控中的“哨点”作用。全力做好空间密闭、人员聚集性和流动性强、外来人员较多的场所疫情防控。暂停举办大规模线下会议、培训、庆典、论坛、演出、展览展销等聚集性活动,原则上“非必要不举办”,严控50人以上聚餐聚会活动(餐饮服务经营单位不得承办50人以上集体性聚餐、宴席)。

重点关注:毒蕈中毒

评估认为,5月泸州市发生毒蕈中毒事件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古蔺、叙永等地的山区、丘陵乡镇存在发生家庭聚集性毒蕈中毒事件的风险较大。

专家建议,加强防治毒蕈中毒的知识宣传普及,让群众不采食、不买卖不认识或未吃过的新鲜野生蕈及野生蕈干品,出现疑似中毒时要及时拨打120。市场监管部门要对街边、市场销售点加大监管,严禁销售贩卖野生菌,严禁销售点收购自行采摘的野生蕈;对农贸市场、餐馆、农村宴席进行排查,禁止采集、加工、食用野生蕈,防止毒蕈中毒事件发生。

一般关注:

手足口病、水痘等

评估认为,5月泸州市存在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生、扩散的风险;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暴发疫情的风险较大,发生的重点场所是学校和幼托机构;细菌性和植物性食源性疾病风险增加,存在食源性疾病聚集性事件的风险。

专家建议,动物防疫部门要加强动物疫情监测,掌握动物疫情现状,及时规范处置染疫动物。强化幼托机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明确儿童游乐场所主管部门,加强托幼机构监管,强化疫情研判和处置,强化宣传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落实疾控机构制定的水痘防控措施;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的监督;各基层医疗机构要做好辖区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指导;各区县疾控中心要加强水痘疫情的监测和疫情处置工作,提高水痘疫苗的接种率,降低发病率。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学校、幼儿园要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控主体责任,宣传并督促学生完成第二剂次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预防接种;各区县疾控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要指导学校、幼儿园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追踪和患者居家隔离治疗等传染病防控制度,有效防范和及时处置聚集疫情。

同时,加强对餐饮服务行业的监管力度,各区县市场监管和卫生健康部门继续开展健康宣教,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有毒植物辨识能力,不采摘食用马桑果、化儿草等野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