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年高考,泸州天立又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该校优秀学子李昶宏以文科654分的成绩,在全省领跑。一批拔尖人才集体涌现,清华、北大预录取人数6人以上,全年级赢得大面积、高质量的丰收……
近六年来,泸州天立捷报频传,除了收获的喜悦,学区校长陈光明更多的是一种淡定与从容。这一切都得益于学校提前布局竞赛、强基,实施一体化、贯通式培养。
◎ 姜勇
川江都市报记者 何晓梅 摄影报道
收获
三年布局 赢在高考
当大多数学校还在为“赢在高考”而埋头苦战时,泸州天立已经“觉醒”,为适应新高考、实现拔尖人才培养而提前布局,以竞赛、强基为引领,以“站在高中教育角度抓初中教育,站在高考角度抓中考;站在学生终身发展角度办教育,站在时代发展角度办教育”的气魄,逐步构建了独特的一体化办学模式。
2021年高考,该校高2021级毕业生李昶宏凭借文科654分,在全省、川南、全市领跑。此外,该校高分数段密集,文科630分以上4人、620分以上8人;理科670分以上6人、660分以上17人、650以上29人。文理科参考460人(不含艺体),重本上线365人,本科上线436人。同时,艺体参考36人,专业全部上本科线,清美专业上线2人;一批优秀毕业生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英国杜伦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世界顶尖高等学府录取。
李昶宏是从天立初中直升高中的学生,担任过学习委员和政治科代表、校报主编,还多次参与学校和市上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在天立六年的学习时间,他不仅扩展了知识面,更升华了思想。他特别感谢老师们的精心培养,感谢天立提供的广阔发展天地。
还有罗丞志、陈瑞、姜文杰等,都是泸州天立高2021级优秀学生中的代表。他们中有很多同学都上过学校开设的竞赛或强基精修课程,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更强化了他们的卓越发展意识。
溯源
聚焦素养 精准培养
学霸真的都是天资聪颖的“神童”吗?非也!若非后天精心雕琢与塑形,再华美的宝石也可能只是一块璞玉。
高2011级7班班主任(文科小尖班)兼语文老师任媛告诉记者,对于全班37名学生,班级学科老师团队在整体教学基础上,做到了分层教学、精准个辅、个体突出。整个班级对全班37名学生都做了精细的档案建设与分析,做到“一人一档”。在班主任统一管理下,书面作业“面批面改”,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过关”;每次考试后,由班主任为每一个学生做学科分析与总结,制定下阶段复习计划。任媛还特别注意在思想、心理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今年高考,该文科班人均601分。
刘丽娜老师所在的语文组把语文复习分成几大板块,不同老师负责不同板块,目的是让老师们集中精力把自己负责的那一块做好做精,帮助学生们针对性复习。今年高考语文,据不完全统计,天立有8名学子上了130分。
涂海、王孝红、陈泽英、谢薇、陈聪……都是学校的清北名师,他们凝聚共识,精准教学。尤其是到了高三后期,“周周考”后的“周周研”成为一种常态,他们对每一名学生的精准个辅,确保了学生在整体发展基础上,凸显自己的学科优势,实现个性化发展。
深耕
熔炼团队 铸造精神
今年高考,泸州天立不仅涌现出一批在全省有竞争力的拔尖生,更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学生群体。而这些优秀学子的打磨塑形,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团结和努力。
李秋,天立高2021届4班班主任,她从三个层面去推进自己的班级管理。“抓常规”是基础,她首先从细节入手,从高一开始就对学生们进行严格要求;“技术要求”是第二层面,是她在学生成长发展路上起到引领和帮助的重要因素;第三层面则是“班级文化”和“班级精神”,让学生们感受老师的真诚关爱,懂得感恩。
鄢森伦,清北名师、优秀青年教师。他说,超越是天立教师的核心价值。天立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关怀永无止境,对教学质量、教育特色的提升永无止境,对教育真理的追求和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创新永无止境。
年级主任马德平高度重视常规管理,抓好班风学风、教风研风;抓实激情教育,使学生天天充满激情。他还特别重视清北生、学困生、特长生的个辅工作,重视团队建设,形成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群策群力的战斗团队。
赋能
竞赛强基 体系建构
欧大鹏,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物理竞赛主教练,2018年天立组建竞赛部时他是第一个加盟天立的高水平教练。竞赛部组建后,确定了以竞赛、强基为引领的培养战略,让更多学生可以通过竞赛、强基提升思维素养和关键能力,面对高考得心应手,一展自己的学科优势。
“近年来的高考改革导向,让我们有了清醒的认识,要赢得高考,必须跳出固有的思维格局。”学区副校长杨兵如是说。三年前,天立开始进行整体布局,目前天立有欧大鹏、熊昌进、罗扬、唐国强、龚钶智等教练,集团有李飞总教练、李典主教练等长期驻守天立开展集训,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一体化办学”模式下,以“贯通式”培养方式,帮助学生通过普通高考、自主招生、强基计划,甚至是艺体特长等方式实现个性化培养、多元化成才、多渠道升学。仅今年,天立就有7名毕业生被清华评为优秀学生、突出贡献奖、创新能力奖等;3名毕业生获得北大嘉奖。
杨兵表示,经过三年来布局,天立在学科竞赛、强基计划等方面的培养优势正在逐渐体现出来,今后还将体现得更加明显。
引领
坚定战略 领航卓越
天立连续六届高考高位递进,尤其今年优尖生群体突出、文理科均衡发展、高考大面积丰收……这些显著成就的取得,究竟应该归因于什么?
“从高一开始,我们强调德育为先。”高中学段校长邱刚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帮助学生明确发展目标,树立卓越意识;开设高中知识拓展、大学知识先修等大量选修课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竞赛课程、强基课程、培优课程、补差课程等不同选修课;提倡学力课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等学习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陈光明看来,坚持“一体化办学”是天立取得高考成功的关键。细数近年来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大多来自初中本部,从初中开始就接受了天立高中的高段引领和影响,并逐渐成长为天立高中的优尖生。面对新高考,要培养出更大群体的优尖生,实现大面积丰收,天立在重基础的同时,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创建了专门的竞赛班、强基班,让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更加彰显。
陈光明表示,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泸州天立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深入推进“五维一体”高质量发展战略(精耕细作抓普通高考,排除万难抓学科竞赛,内引外联抓强基计划,坚持不懈抓艺体教育,创新形式抓体系培养),力争实现全省地市州“第一”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