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21年06月23日

五育融合 定格城西实小“高光时刻”

江阳区“五育融合”论坛第二季第二期活动在泸州市实验小学城西学校举行

公开课

◎ 杨玉梅 倪章浩

川江都市报记者 王彦容 摄影报道

6月17日,泸州市江阳区“五育融合”论坛第二季第2期活动在泸州市实验小学城西学校(以下简称“城西实小”)举行。本次研讨活动立足“五育融合·聚焦课堂”这一主题,从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课堂实践、课堂评价和课程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和推进策略等视角审视、探讨“五育融合”高效实施的路径与策略,构建“五育融合”教育研究共同体,助力江阳区“五育融合”育人新生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授一行13人,江阳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苏菲,江阳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陈禄军,泸州市教科所发改室副主任刘旭相等出席授牌仪式。区教育体育局、区教培中心团队,以及来自重庆市校长代表团队和江阳区各中小学校领航教师团队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五育融合 新实课堂新常态

上午第一节课,城西实小展示了含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在内的15节公开课。专家团队、来宾们自由选择,推门听课,感受学校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课堂新常态。

随后,与会人员齐聚城西实小新实楼主会场参加“泸州市江阳区李政涛教授工作站授牌仪式”。华东师大基教所副所长黄书光宣读了《关于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成立李政涛教授工作站的决定》。李政涛教授为工作站授牌。

苏菲在授牌仪式上指出,李政涛教授工作站在江阳区正式挂牌成立,是李政涛教授对江阳区教育教学改革成绩的肯定和信任。她激励全区教育工作者要在工作站成员的指导下不断锤炼过硬本领,提升育人水平,共同推动江阳区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更高台阶。紧接着,活动聚焦杨晴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语文《大象的耳朵》课例,呈现了该校语文教研组“五步问题式”教学研究的全过程,展示了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校“自导式”教研新样态。

华东师大专家团队对该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是为执教老师在课堂实践中的多种尝试予以肯定,认为课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生成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每一个教育活动的“五育效应”,让五育自然相融,凸显了老师“融合育人”的新素养;二是肯定了学校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方式,对“如何深化融合发展的教研团队建设”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

五育融通 新实五育新风采

现场会上,城西实小还展示了融合育人理念下的“新实·五育”项目式课程。国际数棋、3D打印、机器人等课程吸引了专家和来宾们纷纷加入其中,体验课程的魅力。科创类、课间游戏类、特色拓展类、劳动实践类等20多个项目展示了“新实·五育”课程建设的初步成效,也展示了新实少年成长的勃勃生机。

下午的活动聚焦课程与课堂。城西实小副校长徐敏以《课程推动课堂育人 助力“五育融通”》为题向专家、来宾们汇报了学校在课程建设、课堂实践、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推进情况。华东师大专家团队就五育融合的课堂评价和课程构建,对区域推进五育融合项目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期望。与此同时,以“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和推进策略”为主题的校长论坛在分会场同步举行。现场气氛活跃,参会者收获满满。

不管在校园里、课堂上,还是活动中,新实学子的阳光自信、文明礼貌;新实老师的优雅博学、聪慧机敏;新实文化的赏心悦目、浸润无声……无不让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展示出城西实小的新风貌、新精彩、新生态,书写着城西实小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