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
2019年12月28日,泸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在南苑会议中心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泸州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 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决定》(下简称《决定》)《中共泸州市委关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对于着力夯实泸州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基础,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在昨日召开的解读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泸州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就市民关心的加快营造宜居宜业宜乐的绿色生活空间、加快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绿色生态屏障等作了进一步解读。
◎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世智
关键词:公园城市
实现城区公园“10分钟服务圈”
《意见》指出,泸州市将加快营造宜居宜业宜乐的绿色生活空间,全力打造“公园城市”新名片。下一步,将按照公园城市建设“三步走”工作目标,到2021年,公园城市重点示范区取得初步成效,基本构建公园城市山水林田湖全域生态骨架,建成区绿地率达38.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1平方米;到2025年,建成公园城市重点示范区;到2035年,中心城区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今年,泸州将进一步完善构建城市环网骨架,全面推进二环路千凤路段、高新区段及重要节点工程建设;全力推动跨江桥梁建设,实现长江二桥、长江六桥稳步推进;全面完成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城北高铁枢纽站周边配套市政道路建设,开工建设茜草片区市政道路(西区)。
与此同时,还将以公园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全域公园体系+三级绿道+公园社区”建设,加快实施连江公园、酒谷湖公园、柏木溪公园等一批公园城市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多层级、共享型、可达性、亲民性的公园体系,实现城区公园“10分钟服务圈”。
此外,通过城市建设持续改善民生。在城市,持续推进棚改工作,制定《泸州市老旧小区整治实施意见》,今年计划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2500户,继续推进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在农村,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完成8095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开展“设计下乡”工程,优化完善泸州市农房建设推荐图集,着力提高农村建房的设计水平和建造质量。
关键词:社会救助
建社会救助失信人员“黑名单”
目前,泸州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方面,泸州市将进一步落实完善高龄老人津贴发放制度、特困老年人帮扶制度、农村留守老人合理关爱制度等。推进乡镇敬老院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着力构建“1+7+N”的农村养老服务兜底保障体系。
在深化社会救助改革方面,泸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综合改革,及时把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一级,极大缩短社会救助时间,把需要救助的人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畴。同时,将建立社会救助失信人员“黑名单”制度,对不如实提供收入信息、提供虚假资料等失信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实施失信惩戒。
关键词:环境治理
加大施工扬尘、餐饮油烟等治理
决胜碧水保卫战。以良好水体保护、污染水体整治、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四大工程”为重点,着力四个“加强”:加强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建立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体系;加强小流域污染治理,综合整治龙溪河、濑溪河及其支流,实施城市水体综合整治,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完成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农村“千吨万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主城区和县城备用水源建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全域污水攻坚,完善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
决胜蓝天保卫战。以“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为重点,抓好能源结构调整;抓好工业企业整治,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抓好“油路车”综合整治,加大柴油货车尾气超标处罚力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力度;抓好扬尘管控,加大施工扬尘、餐饮油烟和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抓好“五烧”管控,严控露天焚烧秸秆、垃圾、落叶以及燃放烟花爆竹等。
决胜净土保卫战。以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为重点,统筹抓好顶层设计,创新土壤污染防治机制建设;统筹实施“土十条”重点任务,加快推动我市省级土壤环境风险管控试点区建设;统筹推进“清废行动”,创新危险废物监管手段和机制。
关键词:法治建设
乡镇(街道)设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
《决定》的出台,为提升法治保障能力和推进基层治理智慧化、数字化提供了下一阶段基层治理工作指引。在提升法治保障能力方面,大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推进法治乡镇(街道)、村(社区)建设。完善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和基层法律援助机制,推动乡镇(街道)设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推行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12309检察服务,完善“一村(社区)一辅警”机制,构建全业务、全时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等。
在推进基层治理智慧化、数字化方面,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深化拓展“0证明城市”工作,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事项覆盖面和办理质效。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农村延伸。
关键词:基层管理
打通理顺市县乡村四级治理机制
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出了系统谋划、提出了系列举措,提出要健全和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社区)治理体系,并决定成立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统筹全市城乡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委组织部。针对村(社区)神经末梢这一级,全会要求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优化社区网格服务,健全“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联动治理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打通、理顺市县乡村四级治理机制,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大格局。
在提供人才支撑上,提出要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等举措。在强化激励约束上,提出将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村(社区)干部和社区专职网格员基本报酬等纳入财政预算;推行村干部“基本报酬+考核绩效+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报酬制度等,充分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