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9年10月26日

别让“僵尸车” 无限期“躺尸”

恒大御景湾小区对面江景南路停车位内,有两辆车停了一年多没有动过,成了“僵尸车”。其中,一辆车变形,一辆车的车牌脱落。市民称,本来城区内的停车位紧张,一年多不“僵尸车”不仅长期占用公共资源,还影响城市的美观。(10月22日《川江都市报》03版有相关报道)

一边是车位紧张,停车常常“一位难求”;一边是“僵尸车”长期占用车位,留下安全隐患…… “僵尸车”现象普遍,可能出现在街道两旁,可能出现在停车场,也可能出现在住宅小区。“僵尸车”不是泸州独有,在许多城市均有不同程度存在,已成城市管理、小区治理的一个难题。

一些老旧小区,停车位本来就很紧张。小区内的“僵尸车“,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不挪动,业主吐槽车位不够用,长期被占用,物管感叹联系不上车主,不好管理。停在大街小巷的“僵尸车”,外壳破旧、蒙满灰尘,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占用了有限的停车位资源,还破坏了市容市貌。

“僵尸车”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可小觑。今年夏天,大山坪某小区内,一辆停放几个月车,在持续的太阳下暴晒后,发出奇怪的轰鸣声。业主、物管等多方努力,终于找到车主,开走车辆,消除隐患。在攀枝花,发生过小孩钻进“僵尸车”玩耍结果窒息身亡的悲剧。

为啥“僵尸车”经常出现?一方面,车主“喜新厌旧”,有了新车遗忘旧车。“反正不使用不买保险,停在那儿也不碍事。”另外一方面,车主嫌报废“僵尸车”麻烦,不及时处理。还有部分车主外出工作或其他原因,长期停放车辆,成为“僵尸车”。有的“僵尸车”要找到车主也不容易。没牌号的车、大量违章的车,需要到交警部门寻查。有的车属于被盗抢车辆,有的车牵涉官司,有的车是套牌或者被查封车辆,还需要多部门配合。

泸州有关部门也开展对“僵尸车”的整治,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还不够彻底。车主的责任意识需要加强,不用的车,不能一停了事,让“僵尸车”长期“躺尸”。 泸州市成为全国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可否借鉴税费、违章记录罚款等处理方式,探索将“僵尸车”与市民的征信系统建设相关联,将“僵尸车”车主纳入征信记录,并给予相应处罚。相关部门也要建立整治“僵尸车”的长效机制,制定“僵尸车”强制处理条款,鼓励市民通过“随手拍照”等方式举报“僵尸车”,让“僵尸车”无处可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