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伴今年都已经60多岁了,但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还要过儿童节。”62岁的王天才家住泸州市江阳区华阳街道,已退休多年,但家里102岁的老母亲李淑清还需要他们夫妇俩照顾。没有经济能力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也担心在养老院照顾不周,母亲的养老就在廉租房里。而家住大山坪街道的何女士因为生病,行动不便,全靠聘请的保姆照顾。
按照《泸州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到2020年,“9073”养老格局将基本形成,居家养老是“主流”,占据90%。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们过得怎么样?近日,川江都市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世智 摄影报道
百岁老人老年生活
全靠儿子儿媳照顾
102岁李淑清住在学院西路358号廉租房小区,虽说已年过百岁,但老人精神状态很好,说话很清楚,只是听力稍有下降,每天还会在家门口走一走。老人和小儿子王天才夫妇住在一起,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王天才老两口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老母亲转。
“老母亲已经102岁,你要喊我把她送进养老院,这完全不可能。”王天才说,他们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每月仅靠自己少量的退休工资以及老母亲的低保和百岁老人的补贴维持生活,虽说生活稍显拮据,但一家人过得很开心。关于老母亲的养老问题,不仅是经济条件不允许,而是他不放心老母亲,所以一直留在身边。
李淑清生活基本能自理,一顿能吃一两多米饭,但蔬菜、肉类只吃能咬动的,听力近年来有些下降,但只要大声一点,她还能和其他人摆“龙门阵”。王天才说,老母亲爱吃水果,家里都常备着,她爱看电视,就把电视声音稍微调大一点。多年下来,王天才早已把老母亲的生活习惯摸透,“老母亲身体还算可以,没什么大病,但最怕感冒,所以我们时刻提防着。”
除了儿子儿媳的日常照顾,民办非企业江阳区好孝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会定期到李淑清老人家中,帮老人剪头发和指甲,和老人谈谈心。江阳区好孝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郑小君说,老人已经102岁,享受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人员会定期上门服务,除了剪指甲、泡脚等基本服务,工作人员会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更为温馨的服务。
李淑清虽然已经102岁,但一直都喜欢热闹。“这几年,母亲听力下降后,有点爱自言自语,志愿者们来家里和母亲说说话,她别提多高兴了。”王天才说。
请保姆照顾
生活也过得不错
家住大山坪街道龙透关社区的何女士快60岁了,前些年,因为生病导致走路不方便,出门全靠轮椅,上下楼梯还要人背。“儿女都在上班,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我,丈夫虽然住在一起,但他一个人照顾我,辛苦不说,还不一定照顾得周全。”何女士说,聘请保姆,是她们一家人共同做的决定。
保姆就在家里同吃同住,每天早中晚都会带着何女士到龙透关公园散心。何女士说,像她这样的情况,一般的保姆“吃不消”,家里的保姆已经帮她多年。“做饭、洗衣、洗澡,这些普通人都能独自完成的事,我全都需要保姆帮助。特别是上下楼梯时,保姆经常都是一身汗,但她从来没有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
虽说是花钱请的保姆,但何女士对保姆一直都非常客气。何女士说,保姆年龄比她小10多岁,多年下来,虽说不是亲人,但更像是一家人。生活中,何女士有时候也有情绪,会因为一些事情而不高兴,甚至发脾气,但只要牵涉到家里的保姆,她都会尽量克制。“虽然我是花了钱的,但大家住在一起那么多年,就算她有时惹我生气,我也不会骂她。”何女士说,现在,她把保姆当亲人看,聊天也能聊到一起,生活过得很舒适。
服务人员定期上门
生活靠邻居多帮助
“老伴生病在床,儿子也在上班,幸好有好孝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按时上门服务,让我轻松不少。”75岁的方金明和妻子都是低保户,随着年龄增大,两人都有残疾,如何度过老年生活成了家中的“难题”。
方金明看起来很精神,家中的困难没有将他压倒,反而让他更加努力的为生活奔波。此前,因为生病,他的右手不能伸直,更提不了重物,而妻子也因为摔倒而卧病在床。儿子没有在身边,老两口的老年生活有不少困难,“主要是我右手使不上劲,照顾老伴的日常生活都有困难。”方金明说,大部分时候,全靠热心的邻居帮忙。而在平时,放不下心老伴独自在家,方金明出门买菜都是一次性买好几天的菜,出门的时间段,也靠邻居帮忙照看。
江阳区好孝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到来,让方金明的生活好了很多。“每次他们一来,都帮着老伴按摩、刮痧,洗澡、洗脚。”方金明说。
郑小君说,关于居家养老,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是和家人住在一起,有的是请保姆,有的则是老两口相互照顾。工作人员在前往符合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老人家中进行服务时,会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开展工作。例如,有的老人条件好一些,陪他们谈谈心就行,有的差一些,就需要生活照料、康复保健等服务。
川江都市报记者了解到,按照《泸州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在居家养老方面,泸州市将逐步完善居家养老配套政策,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共同居住或就近居住,履行赡养义务;鼓励老年人参加社区邻里互助养老;大力发展养老家政服务;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高龄、失能、失智、贫困、伤残、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等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