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9年10月14日

自我监测血压 从18岁开始

医护人员为市民量血压

◎ 晏艺涵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丽 摄影报道

本报讯 高血压发病越来越年轻化,18岁及以上成人要定期自我监测血压。10月8日,泸州市江阳区开展第二十二个“全国高血压日”宣传活动。现场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教育和科普,指导群众做好自我血压管理。

高血压是造成心肌梗塞、心衰、心绞痛、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能够对高血压有正确的认识,便有利于管理并控制好自己的血压。记者从泸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2016年,泸州市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9.5%,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31.13%、28.17%。3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2.8%。目前,江阳区纳入管理的高血压病人45934人。

据悉,宣传主题为“18岁以上知晓血压”的 “全国高血压日”宣传活动,由江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现场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折页、宣传品等,免费为市民量血压、测血糖,普及高血压知识,讲解控油壶、限盐勺等健康支持性工具的使用,发放高血压相关知识、慢性病防治知识、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手册等宣传资料,提供健康咨询。专家称,高血压的防治要坚持“健康生活方式防治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35岁以上成年人每年应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压,遵医嘱坚持规范服药;高血压治疗遵循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是根本,保持血压长期平稳至关重要。

当天,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发放4种支持性工具(控油壶限盐勺四件套、膳食宝塔冰箱贴、BMI小转盘、腰围尺),接受健康咨询300余人,近300名中老年人免费测量血压、血糖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提高居民学习健康知识的主动性,增强市民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意识和能力,主动关注自身血压情况。

新闻延伸

高血压的误区你中了几个?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市民对高血压越来越重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大内科副主任潘洪教授称,许多人对高血压存在一些误区,耽误了控制血压的最佳时机。

误区一:高血压没有办法预防

高血压有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或近亲属患有高血压,你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更大。有人认为,如果家人或近亲属患有高血压,不管怎么做,早晚都会得高血压。

只是风险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高血压。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虽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远离高血压,但可以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专家建议,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健康的饮食习惯,低盐饮食;经常进行体育活动;超重者应该减重;学会缓解压力;戒烟,限酒。

误区二:低盐饮食就是炒菜少放盐

炒菜少放盐只是低盐饮食的一个方面。生活中,要慎用其他高盐的调味品,比如酱油、蚝油等;少吃腌制食品;购买零食时也要注意食品中钠含量。

误区三:高血压没有症状就不管

高血压如果不加以控制或者控制不佳,会损伤全身各处的大小血管,导致心脑血管病变、肾功能异常等问题。

专家建议,如果等出现各种并发症再进行控制,可能已经对健康造成了损害,错过了控制高血压的最佳时机。

误区四:年纪大血压高很正常

有人认为年纪大了血压高是正常的;还有人认为年龄越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越高。

对于成年人来说,不管任何年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都是:在不同的3天内,测量结果,收缩压大于140 mmHg或舒张压大于90 mmHg。

误区五:医生给我量血压就够了

正常状态下,一天中人的血压是会波动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更明显。

在医院,医生测的只是一时的血压。在家中监测并记录能更好的反映血压变化的情况,为医生治疗提供依据。

误区六:血压正常就可以停药了

血压正常是药物控制的结果,并不是高血压被治好了。一旦停药,血压很可能出现反弹,有时还会出现严重的停药反应。

就算血压已经稳定很长时间,自己也不要随便停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药量,同时严格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