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内经常有转发免费学习各种课程的消息,并附二维码图片。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群,关注微信公众号,可以获得免费学习语数外、免费插花、免费学烘焙、免费减肥、21天学瘦身理财……别高兴得太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课程”可能是诱饵群,也可能不良群,还可能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风险。
有免费学习的机会,看起来很美。有的市民抱着“反正免费,试一试,体验一把”的心态,“见好就收”。尤其开学在即,各种免费作文、数学、英语、阅读等等帮助中小学生学习的信息,在家长群、班级群、朋友群等广泛转发。家长们随手一点,扫二维码,转发信息,加入群,免费领取学习资料,还可以享受每天听课的“优待”。
真的有这么好吗?前几天,市民赵女士加入了孩子学习语文的群。进群后,发现在同一时间有很多人加进来,群管理员会不断发一些入群后免费听课的条件。比如,将有二维码的宣传图片、定制的推广文字等转发朋友圈和3个50人以上的微信群,转发后,在5分钟内截图发群。如果超过规定时间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就会被踢出群。短短几分钟,几百人的大群人满。
入群,是获得免费学习机会的第一步。根据孩子的年龄、学习情况、爱好等,莫名其妙被拉入四个微信群。这些微信群以免费“课程”为名,要求入群者关注群里推送的多个微信公众号,允许识别个人信息等。几经周折完善“手续”免费学习,赵女士享受了5天的免费课。接下来,赵女士频繁收到收费课推荐,倍感“套路深”。
笔者发现,不仅文化课程的免费学习微信群多,一些生活类的免费学习微信群,比如瑜伽、减肥、膳食等,五花八门。其操作模式,和赵女士的经历差不多。天下真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种群本质上利用现代人的知识焦虑和急于求成的心态,通过几张海报把用户吸引过来,实际上完成积累用户、赚取收益或者更灰色的目的。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常常都被所谓的优惠和免费给诱惑。在诱惑面前,保持理智一点,做一个不被利益左右的人。笔者认为,一些免费学习的微信群,前期的内容通常非常优质或者极具诱惑力,让你感觉获益匪浅,不学不行。然而,当你想继续学习的时候,就得开通会员或者买课程,挖坑式的营销,一不小心就陷进去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媒体曝光,市民进入免费学习群,有可能遭遇传销群,销售虚假产品群等,受害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入群时,一定要仔细辨别,不要过于相信速成方法论,少些投机和占便宜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