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有越来越多的养老方式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与“养儿防老”“居家养老”等不同的是,这些养老方式更加注重综合运用各类社会资源以及现代的科技手段,我们称之为“新型养老”,比如以房养老、“旅游+养老”“养老地产”等,但是,在这些养老方式出现的同时,人们也会有疑问:社会能接受这些新的养老方式吗?
首先,任何新生事物被社会接受都需要有一个过程。现代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的社会,每天都会有很多创新出现,养老也是一样,而且新的养老方式的出现,也是应了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养老需求的,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结果。
这些新的养老方式本身就包含了很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科技手段的创新,它们被社会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只有这些养老方式在被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逐渐显示出其可行性和对老年人的益处来,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于这样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寄望太高,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其次,对于新生事物要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创新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其合理性往往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检验才能体现出来,养老方式更是如此。
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新的养老方式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人们在面对养老问题时,结合现有资源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的创造性设计,这些方式究竟好不好,只有在被愿意接受它们的老人亲身体验了之后才能下结论,因此,对于这些新生事物,不妨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急着否定和拒绝、不忙下结论,让事实来说话为好。
最后,新生事物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也要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改变,不能指望社会来削足适履。不是所有创新都是先进的、符合社会需要的,要在实践中不断接受社会的改造,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使之逐渐达到能够满足社会部分需要的程度,只有如此,这类创新才能算是基本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