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七星关区燕子口镇大南山苗寨,距离毕节城区35公里左右,覆盖5个村民组,这里苗族传统文化古朴浓郁,民风淳朴。
1956年,“全国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研究会”通过全面论证,确定大南山苗寨为“苗语川滇黔方言标准音点”,通俗地说就是苗族语言中的西部普通话。许多海外的苗族同胞回国“寻根问祖”, 辗转数地来到大南山,语言与当地完全契合。因此,这里又被称为现代世界苗族的故乡。由于寨中的妇女在发饰中缠绕鲜红的丝线,所以这里的苗族得名“红线苗”。
走进大南山苗寨,可以看见村民居住老屋的花窗雕刻着精美图案,因年代久远,给人一种难掩的沧桑感。都说苗乡多秀竹,大南山苗族同胞特别擅于利用竹子制作乐器芦笙。游客来访时,他们总会献上精彩的芦笙舞,让现场充满欢声笑语。
大南山苗寨的手工衣物也是著名标志之一。一件成品衣服要经过剥麻、纺线、织布、打磨、打蜡、染色、刺绣等多个步骤,工序繁琐,绣法多样。独立完成一件成品衣服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每件成品衣服都是精美的艺术品,深受各地游客喜爱。
如今的大南山苗寨,游人络绎不绝,“旅游”成了这里的热词,常年都吸引各地游客前往游玩,品味独特文化,而大南山的苗族同胞则以最热情的方式欢迎礼待,令游人感慨。◎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