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坚持把加强乡镇党委建设作为抓好农村党建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乡镇党委龙头作用,在扩权强镇、规范管理、抓村促村、考核评议上下深功夫,加大抓乡促村工作力度,强化基层党组织“两大功能”,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关键词:“四个规范”
“四个规范”推进乡镇党委规范化建设。一是规范机构设置。各镇(街道)在不增加人员编制前提下,整合22个办(站、所)职能,设置综合运行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经济发展中心、社会治理中心和社事服务中心等“一办四中心”。二是规范运行机制。制定《镇党委运行规则实施细则》《镇党委议事决策规则》等文件,建立党委民主决策、中心组学习、党务政务公开、党员教育管理、请示报告等运行制度。健全镇党委权力、问题、责任“三张清单”,采取“月初安排、月中督办、月末督查”方式,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三是规范人事管理。制定《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办法》,按照责权利相统一、人财事相配套要求,加强对派驻机构人员的属地管理,落实乡镇党委的管理权限。在目标奖励、晋职晋级、提拔交流时,设置征求乡镇党委意见程序,注重加强乡镇考核结果运用。四是规范服务制度。按照《泸县扩权强镇的意见(试行)》要求,有序下放镇级行政许可权11方面34项;编印《便民服务指南》,健全首问责任、限时办结、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便民措施,为民服务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
关键词:“三个坚持”
“三个坚持”强化农村党组织政治引领。
一是坚持“三联五统”建立联合党委。按照“组织联建、发展联抓、服务联动,统一新村规划、统一产业布局、统一民居风貌、统一文化内涵、统一运作模式”思路,在地域相近、产业相连、发展同向的村与村之间建立联合党委4个,统筹“四好”新村建设、产业扶贫发展。二是坚持“共驻共建”推进社区党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和辖区内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共驻共建,推行兼职委员席位制、协议承诺制、“双报到”任务认领等制度,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合体。灵活组建腰鼓队、技术劳务、公益服务等功能型党组织,实行社区治理“网格立体化、主体多元化、服务社会化”,将民情信息收集、矛盾纠纷劝调、政策法规宣传等落实到网格、服务在网格。三是坚持“支部三建”扩大组织覆盖。实行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定点联系,推动农村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延伸党组织领导链条。推行“支部建在产业上、建在项目上、建在网络上”,在成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公司、经营市场、重点项目、QQ微信群等建立党组织,将党的领导延伸到最基层,统筹负责项目实施、服务生产经营全过程。
关键词:“三个常态”
“三个常态”提升基层干部服务能力。一是常态化实施“干部提能工程”。推进乡镇领导班子年轻化,全县40岁以下乡镇党委书记占比达52.6%。出台《激励基层干部奋发有为二十条措施》,落实乡镇工作补贴、职工食堂、干部周转房,严格执行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完成532名干部职级晋升,激励乡镇干部沉得下、留得住。制定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分期分批组织示范培训、全员培训,落实基层干部岗位目标承诺、践诺,全面推行干部例会、值班轮班、错时上班、为民代办、上门服务等制度,有效解决基层干部空岗、服务站点空置等问题。二是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健全和规范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推行支部主题党日、固定党日、“五个讲党课”、“四亮四比”、网络教育、手机党校、过政治生日等活动,推动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引导党员自觉做到“四个合格”。开展“学习蔡松松·实干当先锋”系列活动,利用“酒城先锋·智慧党建”、“酒城讲坛·龙城讲堂”、“坝坝讲坛·泸县故事”、“道德讲堂”、“农民夜校”等平台,组织开展追思座谈、专题讨论、专题宣讲410余场次,覆盖党员群众2.5万余名,推动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浓厚氛围。三是常态化推进“走进群众”。20个镇(街道)机关干部、1550余名村(社区)干部、5200余名村(居)民小组长全覆盖、全参与,深入一线开展“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主题教育。通过“包村联户、定期走访、季度例会、台账管理”等形式,定期开展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习惯教育、风气教育、脱贫奋进教育“五大教育”,与群众交朋友、帮群众解难题,引导广大群众爱家乡、感党恩、跟党走。
关键词:“四个突出”
“四个突出”推行乡镇党委差异化考核。一是突出镇域特色,自主申报项目内容。推行“菜单选报+自主申报”方式,20个镇(街道)结合全县重点和区域特色,从“产城园核心党建、流动党建、产业党建、农村社区党建、发展村集体经济”等非均衡项目菜单中创新课题,推动“一核五带·点极支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二是突出贡献大小,科学确定项目分值。县委根据各乡镇(街道)申报情况和全县发展定位,对各镇(街道)申报的项目进行认定,并根据项目类别、完成时限、实施难易程度等,拟定不同分值权重。对未申报但需要重点推进的县级重大项目,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提出项目安排建议。三是突出跟踪督查,全力推进项目落实。各镇(街道)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出台配套措施,强化过程管理,每月末向县委目督办书面报送工程进度。县级相关部门积极与项目镇做好对接联系,强化服务指导。建立督查通报机制,实行月报告、季通报,对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的镇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开展不力、进度明显滞后的镇予以通报批评。四是突出结果运用,严格述职考核评议。印发《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问责办法》,采取定述职范围、定述职内容、定审核要求、现场点评和现场测评“三定两评”方式,对非均衡发展项目及党建责任、队伍建设、脱贫攻坚、保障落实等内容,进行考核评议、检查验收,考核结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并严格兑现奖惩,推动形成“党委领导、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庞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