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29日

车窗抛物 扔了垃圾丢了文明

喝完纯净水,直接将空瓶丢出车窗外;抽完烟后,烟头、烟盒随手扔出车窗;吃完水果,直接将果皮扔到车窗外……随着私家车的逐年增多,大街小巷上从车窗抛出垃圾的情况屡见不鲜。宽敞的大马路,成了一些驾乘人员的“垃圾桶”,抛出的是垃圾,失去的却是文明。

◎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新语

车窗丢物少了 街面干净了

徐启贵主要负责龙马潭区小市沿江路四段的卫生清洁工作,这条路是单行道,行驶的车辆相对城区主干道要少,但从车窗内丢出的垃圾,却并未因此减少。从车窗内丢出的垃圾以烟头、纸巾、食物包装袋为主,不仅加大了徐启贵的工作量,在马路中间清理,还加大了工作的危险性。

一位私家车主将车停靠在路边,在等人期间,车主从车窗处丢出一堆垃圾,包括纸巾、包装袋等。徐启贵看到后上前劝说,并希望车主能将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箱。但车主并没有理会他,直接驱车离开。后来,一位热心的大妈帮着徐启贵将垃圾清理干净。

“现在好多了,基本没有车主从车窗乱丢垃圾了,我们的工作量减不减少是其次,主要是街面干净多了。”自从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这是徐启贵最直观的感受。

徐启贵说,最让他感动的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因为附近没找到垃圾箱,该司机将熄灭的烟头递给他,并用“麻烦”等敬语让他帮忙丢一下,“以前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这些举动让我觉得我们的工作被更多人尊重了。”

野游少了 大家更注重安全了

孙大姐每天都在佳乐广场一带运动,特别是在暑假期间,她常常看到三五个学生结伴、或家长带着孩子到江边野游。

近两年来,光是孙大姐所知晓的在此处发生的溺水事故就有三起,所幸并未造成严重后果。但不知为何,即便是有溺水先例,依旧有不少人群在这里野游。在孙大姐看来,野游不仅是对自身安全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对江中水源的一种污染行为。

“现在好多了,野游的人少了,大家更注重安全问题了,江面上也少有看到垃圾漂浮了。”孙大姐表示,自从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野游的人在逐步减少。

孙大姐经常看到社区或其他部门的劝导人员在江边进行劝导,也有部分市民在看到有人准备下水野游时,会主动上前劝说,“特别是暑假,好多学生会来野游,现在学校和家长的文明意识提高了,学生野游的身影基本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