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26日

剧毒蘑菇 这些泸州都有

泸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教你辨认有毒蘑菇

油黄口蘑

赤脚鹅膏

灰花纹鹅膏

鳞柄白鹅膏

肉褐鳞环柄菇

黄盖鹅膏

亚稀褶红菇

假褐云斑鹅膏

◎魏德清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丽 摄影报道

这几天,泸州持续雨天。一旦雨后天气,野外的野生菌类开始疯长,有的村民上山采野生菌。野生菌有毒,千万不要盲目采摘。

记者从泸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2016年泸州发生毒蘑菇(毒蕈)中毒163例,死亡6例,占泸州全年食物中毒死亡(总9例)的67%。毒蘑菇已经成为重要危害因素,严重影响群众生命安全。在泸州,黄盖鹅膏、灰花纹鹅膏、鳞柄白鹅膏、肉褐鳞环柄菇、假褐云斑鹅膏、赤脚鹅膏等都有生长,它们含有剧毒,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千万不可采摘食用这些剧毒蘑菇。

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

可出现爆发性肝损害

泸州市疾控中心专家称,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包括黄盖鹅膏、灰花纹鹅膏、鳞柄白鹅膏、肉褐鳞环柄菇等。这类的蘑菇中毒,是造成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

一般在进食后数小时至30小时发病,也有少数在半小时内发病。早期可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轻者脏器损害不严重,直接进入恢复期。多数患者在胃肠道症状后呈现1-2天的“假愈期”,此时谷丙转氨酶升高,之后再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肝区疼痛、肝脏肿大、黄疸及出血倾向,少数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少尿、无尿等。经积极治疗,2-3周后可逐渐恢复,部分患者可出现爆发性肝损害,最后因肝性脑病、呼吸和循环衰竭死亡。

急性肾损害型毒蘑菇

目前无特效解毒剂

假褐云斑鹅膏、赤脚鹅膏等都是常见的急性肾损害型毒蘑菇,目前无特效解毒剂,中毒后要立即送往医院。

假褐云斑鹅膏含有剧毒,多在进食6-24小时发病,少数可达48小时以上。初期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急性中毒性肾损伤,少数可伴有肝损害,严重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目前无特效解毒剂,中毒后立即就医。

赤脚鹅膏含有剧毒,误食会造成急性肾损伤。中毒后立即就医,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医院主要针对肾脏损害进行毒素清除、保肝等对症处理。

横纹肌溶解型毒蘑菇

进食15分钟到2小时发病

横纹肌溶解型毒蘑菇常见的有亚稀褶红菇、油黄口蘑等。

亚稀褶红菇含有毒素,导致横纹肌溶解。一般在进食15分钟至2小时发病,初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6-12小时后出现出血尿或血红蛋白尿、肌肉痉挛性疼痛、肌酸激酶急剧增加等横纹肌溶解的症状,最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是我国主要引起横纹肌溶解型的品种,已造成几十人死亡。中毒后立即就医,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对症处理。

油黄口蘑含有剧毒,导致横纹肌溶解。主要表现为弥散性肌痛,呼吸急促困难,不发烧而出汗,肌酸激酶急剧上升,最终表现为肾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而死亡。中毒后立即就医,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对症处理。

溶血型毒蘑菇

生吃或未完全煮熟可导致溶血

卷边桩菇属于溶血型毒蘑菇,生吃或未完全煮熟可导致溶血。误食后30分钟至3小时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后出现腰部酸痛、血红蛋白尿、贫血、黄疸等急性溶血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等并发症。目前无特效解毒剂,中毒后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