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26日

强化督促整改 迎接水运环保督察

航务人员在中海油码头检查趸船防污环保情况

◎李迪 川江都市报记者

朱俊 摄影报道

7月中下旬,全国水运行业环保督察组将莅泸进行督察。目前,泸州市航务部门和各水运企业已进入了紧张的迎接督察工作的关键时期。20日,记者随航务检查人员到码头、船舶进行实地采访,感受了泸州市着力发展绿色水运,打造美丽港口岸线的工作氛围。

现场检查指导

促码头船舶抓好环保

泸州中海油码头,是目前泸州市装卸量最大的危化码头,每年有50多万吨原油在码头卸载,如果在装卸作业过程中发生溢油事故,将对长江水体造成污染。抓好码头的污染防治至关重要。

20日上午,泸州市航务局和龙马潭区航务处工作人登上中海油码头的3艘趸船,对其防污环保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这个接油盘怎么没有标识?接油盘外则的油污要及时处理,以防雨水冲刷后流入长江。”航务检查人员来到一号趸船的甲板上,指着一输油管连接处下面的接油盘进行询问。站在一旁的码头运行班长苏榆说:“你们发现的问题,我们立即整改,及时处理。”

“你们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是怎么处理的?”“我们趸船上有3个垃圾桶,并进行了分类,垃圾装满后,就运送到岸上公司的垃圾库,然后由环卫部门处理。”码头工作人员说,他们的生活废水也是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到长江里,船舱内还设有粪便处理池,对粪便也必须要进行处理。并且这些废水、废弃物的处理都是有记载的。

检查了垃圾和废水等的处理情况及记载后,航务人员对趸船上的防渗漏和应急处置情况进行检查。航务人员一一对3艘趸船的甲板围堰、江水中的围油栏等进行查看,检查了油水分离器的使用情况,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存情况。在趸船的储存舱里,看到整齐地摆放着吸油毡、吸油栏、收油机等应急物品后,航务人员还要求趸船工作人员对储存舱要进行明显的标识。

“你们的防污环保硬件设施、设备一定要保持齐备完好,所做的工作一定要有记载,要形成闭环管理。”航务人员要求码头负责人要把环保工作做实、做细,查漏补缺,全力迎接水运环保督察。

注重督察整改

力保水运环保出实效

据介绍,这次水运环保督察的主要内容包括:防治船舶水域污染、船舶防污设备配备及运行情况、港口码头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等方面。近几年,泸州在发展绿色水运,打造美丽港口岸线上,做了大量工作,水运防污环保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原来水运法律法规对环保要求较低,使许多船舶码头达不到现在环保要求,欠账较多,改造完善难度较大。对此,泸州市航务部门加大检查、督察、指导力度,全力做好迎接水运环保督察工作。

通过对前期的检查,航务部门发现船舶船厂污染防治方面主要存在防污染设施设备配备不齐,部分不能正常使用;仍有部分港口码头在生活固体垃圾、生活污水、生产污水、扬尘、防污染应急预案等方面存在问题;船舶、船厂、港口码头普遍存在污染物接收处理记录不连续、不规范或无记录,未形成闭环管理等问题。

接下来,泸州航务管理部门将积极配合各区县政府做好辖区内长江非法码头整治工作,按照非法码头的清理结果分门别类的建立台账,并针对每个码头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整治工作方案和计划。同时,进一步督促辖区船舶、船厂、港口企业抓紧完成环保问题整改工作,规范垃圾接收处理记录,完善防污染设施设备的配备和应急预案的编制等工作。

目前,泸州市航务局已专门成立了迎水运行业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对组织体系、责任分工、工作重点进行了明确。相关部门将严格按照责任分工,抓住重点,查漏补缺,强化现场检查,严格追责问责,力保迎接水运环保督察准备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