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24日

“牛皮癣”不见了 居住环境更优美

今年来,泸州市通过“清癣”“疏癣”“打癣”等行动,已清理“牛皮癣”近40万处

焕然一新的鼓楼小区

◎ 王星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

实习记者 李佑天羽 摄影报道

昨日,川江都市报记者从泸州市城管行政执法局获悉,今年来,泸州市通过“清癣”“疏癣”“打癣”等行动,已清理“牛皮癣”近40万处。其中江阳区重点开展的“牛皮癣”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现。

据悉,近一月来,泸州在主城区范围内集中开展“靓城行动”专项整治,通过“牛皮癣”治理、占道经营治理、垃圾分类行动、建筑垃圾扬尘治理等,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着力解决城市治理突出问题。

“牛皮癣”不见了 小区更美了

昨日,记者在江阳区北城街道鼓楼小区看到,这里环境整洁优美,车辆停放有序,居民楼外墙粉刷一新、干净整洁,以前楼道间墙壁上密密麻麻的“牛皮癣”小广告也不见了踪影。“小区环境在没整修之前不像现在这么漂亮、优美,现在住起来舒心多了。”小区业主王女士说。

据了解,鼓楼小区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共有5幢居民楼,居民146户、380余人。北城街道在创建安全文明小区行动中,通过“三问七改四有”工作方式,破解了老旧小区治理难题,让鼓楼小区旧貌换新颜。

北城街道城管办工作人员罗理告诉记者,以前鼓楼小区楼道里的“牛皮癣”特别多,针对这一情况,街道城管办组织人员对墙面进行了统一粉刷、覆盖。街道、社区、小区物管三方联合,组建了专门的整治队伍在小区展开日常巡查。一旦发现新增“牛皮癣”便及时清理,遇“制癣者”则进行教育、处罚,并安排其清理别处的“牛皮癣”,让“制癣者”变身“除癣者”。与此同时,还引导他们入驻江阳便民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从源头上遏制乱贴小广告的行为。

便民信息平台 一个月派单近300件随后,记者来到江阳便民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办公区,电话接听员们身着统一服装,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热情耐心地解答着市民的求助电话。

“自上月20日便民平台试运行以来,目前已接到市民来电400多个,进行有效派单接近300件。”江阳便民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工作人员夏俊杰介绍,目前加盟平台的商家已达101家,其中公司8家、个体工商户93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

据了解,该便民平台目前提供开锁类、水电气维修类、疏通下水道类、家政类、家装类5类服务,今后还会根据市民需求增加更多便民服务。市民可拨打8585000获取相关服务信息。

便民平台的投入运行从源头上解决了制造“牛皮癣”、破坏城市环境的问题,给商家提供了一个统一规范的服务平台。

今年来清理“牛皮癣”近40万处

今年,泸州市进行全面“清癣”、积极“疏癣”和严厉“打癣”,对城市“牛皮癣”进行全面集中清理和常态化清理。

泸州市城管行政执法局有关人员介绍,泸州市通过充分发动主城区环卫工人参与市场化保洁区域“牛皮癣”治理,把市场化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引导发布便民信息归栏,方便业主张贴广告,推广速递易包裹取件箱,在存放包裹的同时发布广告信息等,多渠道满足了居民广告发布的需求。

据悉,今年以来,泸州市主城区内共有700余人次参与“牛皮癣”清理,集中开展“牛皮癣”治理活动800余次,清理“牛皮癣”共39.5万处。下一步,泸州市还将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定点宣传、流动宣传、发放资料等,让“牛皮癣”治理深入社区,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治理和监督举报,巩固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