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虾里有白虫? 最近,一段“对虾的体内有寄生虫”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视频中,一名女子剪开了虾的颈部,挑出两条白色的管状物体,她声称这是虾体内的活虫,表示这虾以后不能再吃了。这真的是寄生虫吗?
真相:这是雄虾的输精管!
专家表示,这两条白线不是寄生虫,而是雄虾的输精管,一对同时出现。未成熟的输精管无色透明,成熟后为乳白色。不仅对虾有,我们平时吃的皮皮虾、小龙虾等各种虾都有。
皮皮虾注了胶? 关于虾的传言还不止一条。前段时间,一段“皮皮虾注胶”的视频也广泛传播,一女子把皮皮虾煮熟,剥开后每一只里面都有硬硬的红色物体,她说这是虾里注了“胶”。
真相:这是虾的籽!
专家表示,视频中说的胶其实是虾的籽。在繁殖季节,雌性皮皮虾中部至尾节呈黄褐色,煮熟后卵巢内虾黄凝固成红棕色。所谓的“注胶”其实是虾黄,根本不用担心。
吃杨梅等于吃虫? 又到了吃杨梅的季节,但是网上也有消息称,杨梅里也有虫!一段网络视频显示,有白色蠕动的虫子正从暗红色的杨梅肉里钻出。视频称,吃一颗杨梅等于吃十只虫子,这令许多网友直呼“恶心”。真有这么严重?
真相:这是无害的果蝇幼虫!
专家表示,这些白色的虫子其实是常见的果蝇幼虫,它们以蜂蜜、果实为食,本身并不携带病菌,类似于青菜上的菜虫。而且,只有少部分杨梅才会长果蝇,虽然看着会让人觉得恶心,但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当然,虽然无毒,但是不少人觉得心理上这关过不去。
另外,专家提醒,如果要把杨梅放进冰箱保鲜,最好先用盐水除虫。因为,如果果蝇被冻死了,就洗不出来了(央视新闻)
【健康咨询】
【科技赶场】
肉鸡公母分群养的好处
夏季养心需注意五个小细节
本栏目由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联 办
对营养需要不同。公鸡沉积脂肪的能力比母鸡差,但公鸡比母鸡能更有效地利用蛋白质。从2周龄起,公鸡饲料的蛋白质水平就应高于母鸡。
生长速度不同。公鸡生长快,如公母混养,体重大小不一样,食槽、饮水器高低要求不同,往往顾此失彼。
对环境要求不同。公鸡羽毛长得慢,母鸡羽毛长得快,所以,公鸡前期对温度的要求比母鸡高些,而后期则比母鸡低些;公鸡体重比母鸡大,因此胸囊肿的发病率比母鸡高,要求垫料松散和适当加厚。
遗传性能不同。母鸡7周龄后,生长速度相对下降,每增重1公斤,耗料量急剧增加,所以,母鸡在7周龄左右出售,饲料利用率高;公鸡9周龄后生长速度才下降,故公鸡9周龄出售效益最好。
(中国禽病网)
虽然夏季心脏病容易复发,但夏季也是养心的好时机,此时心脏病患者不仅要时刻关注身体的各项指标,还应该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
1、室内、室外的温差不宜过大。比如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一般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即可。
2、注意补充水分,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尽量少喝冷饮。
3、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保护心脏健康,饮食上最好做到“三多三少”,其中“三多”是指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谷物、多吃菌类;“三少”是指少吃盐、少吃腌肉、少喝甜饮料。
4、进行适当的运动。心脏病患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最好选择一些强度较轻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
5、保持心情愉悦。(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