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方均
53岁的泸州市民刘代君,感恩社区居委会对她的帮助,为了报恩,她主动来到社区帮忙,做一些社区居委会原本该做的事,做一些邻里之间原本该做的事。刘代君是懂得感恩的,但作为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里的人,我们是应该有所反思。
社会学家给社区下出的定义有140多种,常人口中的社区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社区的本意,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另一个意思则是对社区进行管理的社区居委会。
说起居委会,很多人想到的是记忆中的老太太们,她们走东家坐西家,调解纠纷解决问题。谁家的打孩子了,要离婚了,下水道堵了,楼上楼下吵架了,这些都归她们管。甚至有个朋友离婚了,他母亲还感慨说,要是还有以前的居委会,大妈们调解调解,说不定他们都不会离婚。
有时候觉得社区居委会烦,但需要它的时候又觉得它很重要。现在人多了,楼高了,门严了,社区居委会里也变成了年轻人,要管理的事也更繁琐了。但像刘代君这样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认为,社区居委会为他做的,是应该做的,他们拿了工资,就应该这么做。即便是社区真的为他们做了什么,他们少有感恩心,更难得有回报社区其他居民的想法。
从社区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说,身在基层单位,工作多任务繁杂,很多人本身也不是这个社区的居民,所以大多数只是把这个当做一份工作而已,居民有问题,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回绝。如果能把居民的事当自己的事,当自己家的事,想方设法地为居民出谋划策,那像刘代君一样感恩社区的人会更多。
现在社区开展的活动越来越多,但参与度和参与人群的年龄还需要改善。社区可以再多想些办法,搞一些贴近居民实际的活动,让更多居民能走出家门,让孩子、老人成为一个家庭和另一个家庭的纽带。国内部分社区已经推出了社区APP、社区微信群等,大家平日里在里面互动,遇到问题也可以大家互相帮助。
所以,居民多点感恩的心,社区工作人员在体贴一些,也许我们的家园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