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23日

感谢曾经把自己看扁的人

◎赵庆群

这两年,文友老肖有点火。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常在本地乃至省外报刊上发表,还在不少征文活动中获奖。谈到自己文学创作上的进步,老肖说,得感谢一个人,一个曾经把自己看扁的人。

老肖原来在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工作之余,动笔写点文章,往报刊上投,可投出去的稿件每每石沉大海。有位对老肖有所了解的人,背着他说:“这个人要是能写出文章来,但凡叫个人都能写文章。”后来,这话传到老肖耳朵里。别人竟然这样看扁自己,老肖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写作上走出一条路来,以此证明自己。

从此,老肖在写作上奋发努力,屡败屡战,不言放弃,终于有一天,本地一家报纸用了他的文章。看到自己写的文章变成铅字,老肖喜出望外,但他没有过分高兴,因为这只是个开始,今后的路还长着呢。他继续努力写作,提高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老肖在写作上实现零的突破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写的文章在本地及外地报刊是频频露面,从不为人知到小有名气。

正所谓“劝将不如激将”。老肖在文学创作上走出了一条路,确实应该感谢当时小看他的那个人。当然,小看他的人说的那句话,从本意上讲,未必就是为了帮他,激发他。在他眼里,老肖不过如此,属于真心话。他不会想到,恰恰是这句非常刺耳的话, 成全了老肖,给了老肖奋发图强的强大动力,促使他立下坚定志向,并付出不懈努力,用事实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

试想,如果小看他的那个人不说出这么刺耳的话,或者这话没有传到老肖耳朵里,那么老肖听到的,可能都是一些恭维的话,悦耳的话,很可能自我感觉良好,他就不可能这样努力。当然,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老肖很有可能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先哲有云,“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许多人唯唯诺诺的赞扬话,抵不上一个有识之士发出的不同声音,批评的话。这句话的本意是,治国理政者,一定要虚怀若谷,不要光听那些言不由衷的恭维的话,赞美的话,要听得进谔谔之音,即不同意见甚至批评意见。

爱听悦耳的话,不爱听刺耳的话,这是人性中一个很大的弱点。但凡批评的话,包括奚落人、挖苦人的话,听起来都叫人不舒服,不自在,产生反感。但你不能因此而说这些话没有价值,关键是你如何对待这样的话。老肖的做法就值得称道。假如他听了别人贬低自己的话,火冒三丈,非要找别人讨个说法;或者把那些话不当回事,依然故我,他不会有后来的成绩。他既没有火冒三丈,也没有不当回事,而是把别人的小看当成动力,用行动改变别人对自己的成见,结果取得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