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猛(整理)
近几年,健康险快速发展,保费增加的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保险品种,而受到人口老龄化预期影响,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已成为国内投资的风口。从保险行业而言,虽然国内目前专业的健康险公司和养老险公司数量不多,但从各家寿险公司的发展战略来看,健康险、养老险都是保险公司业务发展的重点。
据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保险行业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042.50亿元,同比增长67.71%;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1000.75亿元,同比增长31.17%。2016年,人保健康、昆仑健康、和谐健康、太保安联健康、平安健康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是2374367.58万元、20897.96万元、10703132.93万元、4887.56万元、78838.75万元,分别较2015年上涨了47.49%、53.75%、247.44%、727.29%、50.66%。到目前为止,国内专业养老险公司共有7家,分别是平安养老、太平养老、国寿养老、长江养老、泰康养老、安邦养老、新华养老。
成都
将全面推开长期照护保险试点
◎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猛(整理)
有媒体披露,成都市将于7月1日开始全面推开长期照护保险试点,机构照护、居家照护每月最高定额标准分别为1676元和1796元,包括洗脸洗头、协助如厕、协助进食等31类护理项目。
作为人社部确定的国家首批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城市,成都市将在以往的社保“五险”中新增一项长期照护保险,试点期间先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再逐步扩大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目前,成都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有约675万人。
长期照护保险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失能,经过治疗不能康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持续6个月以上的,可以提出申请并进行失能评定,按不同的失能等级给予不同的待遇。机构照护、居家照护每月最高定额标准分别为1676元和1796元。
商业车险将再次释放红利
◎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猛(整理)
为进一步释放商车改革的红利,让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消费者,6月9日,中国保监会宣布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自主定价权,下调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下限,通过市场化手段进一步降低商业车险费率水平,减轻消费者保费负担。
统计显示,商车改革全面实施近一年来,车均保费较改革前下降5.3%,显著提高了消费者获得感。前一阶段改革试点工作完成后,大部分地区驾驶习惯良好的低风险车主享受商业车险最低折扣率已由改革前的0.7下调到0.4335。而本次下调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下限后,根据前期行业测算,最低折扣率将进一步下调至0.3825,部分地区低至0.3375。这意味着具有良好驾驶习惯和安全记录的车主投保商业车险,保费可能下浮20%左右。经过本轮改革,保险行业商业车险赔付率可能提高3.6个百分点,实实在在让利于民。
市场人士认为,近期保监会积极推进车险深化改革,主要针对车险定价的自主核保系数和渠道系数做进一步的放开,让保险公司可以根据风险评估做更大的差异化定价浮动。实现规范市场,进一步向消费者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