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新语 摄影报道
有这样一位奶奶,每天送孙子到上幼儿园,就急急忙忙跑回社区从事志愿者工作;有这样一位母亲和老伴,即便家人反对,仍然坚持为社区群众服务;有这样一位大妈,为了宣传文明风气,把文明歌曲和动作都融入到广场舞中……她,就是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街道杜家街社区63岁的志愿者赵昌贵。她说,文明在于点滴,不能只为“创文”而文明,要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制止张贴“牛皮癣” 这位大姐很勇敢
在杜家街社区的管辖范围内,也许有人不认识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但一说起赵昌贵,几乎无人不知。因为每栋楼的入口处都挂有赵昌贵的照片和电话,只要发现有乱停车辆、张贴“牛皮癣”、楼道有垃圾等一切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居民都可以给赵昌贵打电话,她会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处理问题。也正因为这个“工作”,赵昌贵的电话费从每月几十元一路飙升到几百元。
就在前不久,正在处理社区事务的赵昌贵接到一位社区居民的举报电话,称有人在街头张贴“牛皮癣”。接到电话后,赵昌贵不顾前几天摔伤的右脚,急忙跑到现场查看情况。当她赶到现场时,发现有两名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正在街边的墙上张贴培训吉他的“牛皮癣”,赵昌贵二话不说就上前制止,并拍照留作证据。
在停止张贴“牛皮癣”后,两名中年妇女不仅恶语相向,还试图逃跑,赵昌贵便呼唤附近居民帮忙阻拦。在居民的帮助下,两名张贴“牛皮癣”的中年妇女最终被派出所民警带走。人刚一带走,赵昌贵便在原地坐了下来。原来在整个过程中,为了不让张贴“牛皮癣”的两名中年妇女逃跑,赵昌贵一直在掩饰自己受伤的右脚,当事情解决后,脚上传来的阵痛让她再也忍不住了。
“要是碰到的是蛮横无理的人,还真不晓得会发生啥子。”回想起此事,赵昌贵还有些后怕。不过,她告诉川江都市报记者,如果再发生类似的情况,她还是会冲上前去,“不能因为害怕就任由这样的不文明行为发生。就算我不上,也总会有人上前制止”。
自己成“文明专家” 孙子成“文明小助手”
自从事社区志愿者工作以来,赵昌贵就从来没有放下过。即便是出远门,只要社区有事,她都会以最快速度赶回来。
一次,赵昌贵和家人到西安参加亲戚的婚礼,一家人原本说好参加完婚礼第二天去华山游玩。谁知就在婚礼当天,赵昌贵又接到社区电话,询问她社区部分工作的开展事项。虽然社区并没有要求她立即赶回来,但心系社区工作的赵昌贵还是决定提前泸。“因为我的事情,全家人最终都没去成华山。老伴一直埋怨我,我就不说话,让他发泄,回来了我还是继续干我的事。”赵昌贵笑着告诉记者。
这样的事不止发生过一次。因为赵昌贵人缘很好,朋友有时约她出去游玩,甚至不用她出一分钱,还安排车辆来接送,但她总以社区工作未做完为由婉拒朋友的好意。几个朋友都说赵昌贵傻,做社区志愿者工作又累又没工资,就连脚受伤了也不消停,还干得“瞎起劲”,她总会笑着解释:“这些工作要是没人做的话,就是不尊重前人的劳动成果。眼看我们马上就能‘创文’成功,千万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掉链子。而且不让我做事,我反而还不习惯。”
就这样,赵昌贵一做就做了四年。现在不仅她自己成了“文明专家”,连她4岁的孙子也成了“文明小助手”。“像我站在马路边和人说话,他会一把把我拉上人行道,还教育我怎么连最基本的安全文明行为都忘记了。”赵昌贵笑着说。
“文明就是在生活中点滴当中植入,要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赵昌贵在生活中也秉承着这一原则。她是一支广场舞团队的领舞,不管是关于文明的歌曲还是动作,她都会把一切与文明有关的东西融入进广场舞,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
如今已经63岁的赵昌贵身子骨还算硬朗,没什么病痛。但社区志愿者工作繁重,家人总劝她不要再做了。“我跟他们说,能够做点事表示你对社会还有用,而且如果我每天都去和别人打牌啊这些,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赵昌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