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19日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办副主任、泸州老窖精准扶贫工作组组长唐林

沉下心办实事 让贫困户精神物质双满足

◎ 泸州日报记者 肖婷

“扶贫,就是要沉下心,挨家挨户了解他们的需求,怀着真心实意去帮助别人。”16日,面对扶贫工作取得的第一阶段成果,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办副主任、泸州老窖精准扶贫工作组组长唐林总结了自己的心得。

不同于驻村第一书记,却同样专职做着扶贫工作。2015年,唐林与扶贫工作组人员一起踏上了扶贫之路,帮助古蔺县龙山镇向田村与合江县榕山镇回洞桥村的贫困户脱贫。

挨家挨户走访 脱贫方案量身定制

扶贫,是为贫困户解决难题。为了弄清贫困户的真实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唐林带领组员到贫困户家中挨家挨户走访,全方位了解和收集情况。

情况收集完毕,新的问题又来了,每一个贫困户情况都不同,不能概而全地制定脱贫方案,只能“量身定制”。

“我们将贫困户进行了分类,并分别制定了方案,走‘输血、造血、活血’路子。主要是通过发展产业,帮助他们获得收益,同时由我们为他们解决销路,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唐林说。

根据向田村贫困户的特点和土壤环境等实际情况,唐林制定了“山上种植一批核桃、林下养殖一批土鸡、草上放养一批肉牛、土里种一批车前草、稻田里养一批白水鱼、沟边种一批高山绿色蔬菜”的“六个一批”产业扶贫方案,争取到公司捐款46万余元帮助向田村发展集中养殖和分散养殖业。通过两年的养殖扶贫,向田村每年每户贫困户可增收1200-3000元。

今年,他又通过公司争取到引资20万元泸州老窖爱心基金支持向田村大力发展优质水稻、高山白水养鱼项目和高山绿色蔬菜项目,发展村上的特色产业。并发挥公司资源优势,开展“孵化器”项目,把公司的电商同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为向田村13名贫困大学生免费提供创业平台,增加农副产品销售新路子,增加贫困村大学生创业机会。

解决实际困难 精神物质生活双满足

从2015年9月至今,唐林与他的扶贫组已取得了初步成绩。而在帮扶过程中,唐林不仅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同时也实实在在为贫困户解决了一些实际的困难。

向田村5岁的小爽(化名)患有癫痫,已经严重影响了上学和生活。得知小爽的情况后,唐林将他带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并由公司承包了其所有治疗费用。如今,经过手术及后续治疗,小爽的病情已经有了较大好转。

随着唐林及驻村工作组的到来,如今向田村的基础设施和村民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变化。村里,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村干道、生产和学生便道,水池、垃圾站和公示栏等基础设施建起来了,人们有了自己的产业,生活更加幸福。

“看到如今取得的成绩,我觉得很欣慰,今后还会继续努力,帮助贫困户走出贫困。”唐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