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江都市报记者 曾刚
近日,泸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泸州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规划要求,到2018年,泸州市将完成市矿山化学事故救援中心拆迁扩建工程建设任务。力争完成投资42亿元,建成江河渡改桥45座。同时,推进全省安全社区和各县区安全体验中心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市各区县均建成1个以上安全体验中心。
投资42亿元建渡改桥
“十三五”期间,泸州市将加强矿山机械化和信息化工程建设。力争80%的煤矿、60%的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建成机械化、信息化企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危险区域内作业的人数分别减少40%、30%、10%。
根据泸州化工园区的发展需要,完善矿山化学事故救援中心基地工程建设。到2018年,完成市矿山化学事故救援中心拆迁扩建工程建设任务。2020年,各区县和有关高危行业大型企业完成专业或综合型的救援基地建设。
“十三五”期间,继续加强大型港口建设安全评估工作,加强渡改桥工作的推进以及建设期间的通航安全评估和现场通航安全维护,至“十三五”末,全面完成渡改桥工程,力争完成投资42亿元,建成江河桥梁45座,取消客渡码头154个,彻底消除全市江河渡口安全隐患。
建设预警综合信息平台
“十三五”期间,泸州将加快安全生产预警综合信息平台工程建设。强化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数据、应急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实现监管、预警、救援一体化。
逐步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高危行业应急救援体系,全面开展应急资源评估,制定政企相互衔接、可操作性强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立专兼职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物资,定期开展演练,加大实战化应急演练力度;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补偿与奖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人员伤亡抚恤、应急人员保险制度,推进政府购买应急救援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建立民间救援队伍和志愿者服务队伍。
采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基础信息和行政许可、行政管理、隐患排查、行政执法信息以及事故应急救援功能集成、融合,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信息的共享共用。
县区要建安全体验中心
“十三五”期间,泸州市将继续提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常态化宣传,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康杯”“青年示范岗”“最美家庭”等专题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严格落实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班组长、新工人、农民工岗前培训合格率达到100%。
深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在乡镇、街道、园区新建成一批省级安全社区,在区县新建成一批安全体验中心。力争到2020年,全市60%以上的乡镇、街道、园区建成省级安全社区,各区县均建成1个以上安全体验中心。
安全隐患动态排查治理
“十三五”期间,继续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程建设。实行安全隐患动态排查治理,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台账,实现闭环管理。每年确定一批重大事故隐患项目进行挂牌督办,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限期进行整治。
定期排查城市安全风险点、危险源,落实管控措施,构建系统、联动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基础设施安全配置标准,重点加强对城市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隧道桥梁、管线、燃气、电力设施及电梯、防洪设施、游乐设施等的检测维护;完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审批、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监管;强化消防网格化建设和管理,加快消防安全建设,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预防火灾、扑救初期火灾和逃生自救能力。
加强公安、民政、国土、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安监、气象、地震等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严防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