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新语 摄影报道
两年前种下的千亩核桃,待到明年将成规模挂果,辣椒基地也正式落成,全面硬化的通村路、通组路,正好成为村里农产品销售的快速通道。届时,勤劳的村民们皆可致富。
为帮助古蔺县二郎镇华年村走上致富路,泸州市委编办派驻的第一书记罗宽仁深入基层、吃住在村,用近两年的时间帮助村子找准了奔小康的路子。尽管为此付出了很多,但在罗宽仁看来,只要村子越来越好,一切都值。他说:“脱贫是党对人民的承诺,既然是承诺,就要办到。”
改变:修建蓄水池 让“靠天吃饭”成历史
华年村最大的问题是用水,不管是生活用水还是生产用水都很缺乏,用“靠天吃饭”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2015年7月,刚担任华年村第一书记的罗宽仁寄宿在一户村民家中,一连十几天的大旱,让华年村的村民无水可用,罗宽仁也就十几天没洗过澡。十几天后,突然天降大雨,村民们拿出自家的锅碗瓢盆到街上接雨水,这个场景深深刺痛了罗宽仁的心。他暗暗发誓,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村民的用水问题。
要解决用水问题,修建蓄水池是关键。罗宽仁三番五次到古蔺县水务局反映问题,请工程专家尽快到村上考察修建地势。“那段时间,估计水务部门的同志看到我就头痛,但我也没办法,能早一天解决用水问题,村民就能早一天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罗宽仁说。
如今,在罗宽仁的努力下,华年村已建成一个300m3的蓄水池,预计今年10月就能投用。不仅是蓄水池,罗宽仁还联系水务部门到村上修葺出现问题的4口水塘,并新修3口水塘,彻底解决村民的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他准备从离村不远的河流入手,通过提灌方式,让村民“靠天吃饭”彻底成为历史。
脱贫:“快”产业加“慢”产业 让村民逐渐富起来
要想脱贫,就要有产业扶持。为制定产业发展路线,罗宽仁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与村两委班子一起,构筑“快”产业加“慢”产业的路子。
华年村4组村民晏兴华的田地已承包给别人种植辣椒,承包人会付工资给在地里帮忙的村民。“罗书记希望我们有了栽种经验以后,自己也搞上几亩,发展家庭经济。”晏兴华说,这成片的高产辣椒,就是罗宽仁提出的“快”产业。
农村发展产业最大的问题是销路。在搞辣椒基地前,罗宽仁就和郫县豆瓣厂做了衔接,在村上种一年作试点,如果成功,就加大种植规模,华年村就会成为郫县豆瓣厂的辣椒生产基地。
从辣椒基地出来,罗宽仁又辗转来到村里的核桃基地,查看核桃长势。虽然核桃栽种后要3年才能挂果,但较大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价格使它成为华年村脱贫的“慢”产业。目前,全村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有16户参与了核桃种植。
产业搞起来了,如何运出去就成了罗宽仁的工作重点。全长7.2公里、宽3米的碎石主路是制约华年村发展的一大难题,村里不少骑摩托车的村民都在碎石路上出过事,想来村里收购农产品的商人也望而却步。
在罗宽仁的努力下,7.2公里宽3米的主路已拓宽到5米,并实现水泥全覆盖;通往华年村小的3.5公里路也已经在进行水泥铺设,另外还新修了4条通组路。“我们要做到让水泥路通往每家每户。”罗宽仁说。
将来:规划发展旅游 华年村一天一个样
用水问题解决了,道路拓宽了,华年村的村情可谓是蒸蒸日上。但罗宽仁并没有闲下来,他开始了新一轮的致富谋划——将目光瞄准了旅游业。
与华年村一河之隔的东新镇有一处名为“青龙洞”的景点,罗宽仁计划从青龙洞新建一座铁索桥,连接到华年村,在村内打造精品农家乐、度假山庄等旅游行业,再精心打造村里坐佛与龙洞两处景点,让华年村为世人所知晓。此外,罗宽仁还准备在村内建设一处占地100亩的经果林及蔬菜基地,让休闲旅游农业成为村民的经济来源之一。
“自从罗书记来了后,我们村真的是一天一个样。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村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村民晏兴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