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
最近,西南医科大学官方微信推出的“中药CP图”火了。作者是一群大一、大二学医的学生,他们专业学得好,课余时间却坐在电脑上,画中药、画解剖图。这些大学生看似有些“不务正业”,但主创人员王柯潘和他的小伙伴们“捣腾”出绘创医学可视化工作室,一边学习医学知识,一边把医学插画画好。
新闻一出,网友们可热闹了,褒贬不一。有的说,学医和其他专业不一样,需要练就过硬的本领,打牢坚实的基础,穿上白大褂才能胜任职业,才能肩负“生命之托”的重担。大学光阴短暂,课余时间还是啃啃课本,读读专业杂志吧。
网友的这种观点,至少代表一部分人的想法。因为,在人们的意识中,只要是学生,只需“学好功课,学到知识”。尤其是大学生,已然是天之骄子,岂有荒废学业之理。
但是,大家却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这群学生爱画画,他们并不是想画什么随手画,他们是有目的,有选择的,他们把专业和爱好完美结合。他们甚至看到了医学插画在未来的前景。这种创新,本身就是一种超越,更是一种挑战。
话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锤炼能力和完善人格,让大学生毕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并实现其所追寻的人生价值。每个人都有爱好。有的很幸运,大学能上自己爱好的专业。有的则不那么如意,艰难地放弃。那么,不妨在人生最美好的大学时光里,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任性地和曾经的爱好来一次约会。看似“不务正业”的玩爱好,你可能会玩出不一样的精彩。
本月15日晚,微电影《我的歌舞青春》在酒城乐园联娱电影院首映。殊不知,导演李子西曾是西南医科大学的学生,是王柯潘的学长。李子西从大二开始玩“爱好”,后来成立工作室,开了公司,做了许多与医学有关的影视创作。毕业后,他玩的名堂也越来越多,还有不少影视作品获各种奖项。所以说,王柯潘和他的小伙伴们,把爱好和专业一起,不妨继续玩,玩出名气,玩到极致,那是能力,是本事。这值得我们为他们点赞。
当下,国家大力鼓励大学生创新。教育部都明确说了,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正如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德武所寄望的: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是值得信赖的,是有激情、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能担当大任的一代。别让毫无意义的琐碎挡住前行的脚步;始终以主角的激情和担当参与身边的事情;不断释放自己最富挑战性的创造力。
现在有种很流行的说法是“要做自己”。做真正自己之前,了解自己,真正做到自己想做的。涂鸦出一张理想的行程表,带上爱好,边玩边旅行,勿忘初心,自由,任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