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17日

乡愁大同

大同古镇是最能勾起人乡愁的地方

◎陈儒然

走在宁静的石板街上,仿佛时光倒流,恍惚中我总幻想着,那疼我爱我的阿婆,此刻若出现在面前,那该多好啊!不过,迎面不时走来几个身背小背篓的大爷大妈,我们彼此友好的微笑,这种陌生人之间特有的交流方式,这种身在异乡的感觉真好。

有人说,家乡美食和石板街,是最能勾起人乡愁的两个触点,我赞成这个观点。

小时候,从老家去县城要经过一个叫塘坳的小村。印象最深的是村中有一条细长的石板街,乡人走至此地,都会驻足歇息片刻,再继续赶路。如今,村子依旧在,但石板街却在岁月的烟云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然,同时消失的,还有我儿时美好的回忆。这实在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情。

这次回贵州,在大同古镇,又让我找回了儿时的记忆,也算是意外的收获。

大同古镇位于赤水去往习水的路边,由于尚未正式开发为商业景点,石板街、木板房、茶馆、饭铺、中药铺等一切都按照原貌得以完整保留,古朴而原始。难能可贵的是,这里多了一份纯朴的黔北山区乡村生活气息,少了一些商业炒作和喧嚣。

来到大同古镇时,天空下着毛毛细雨,走在弯弯曲曲的石板街上,我发现地上铺的条石居然是红色的,记得老家石板街一般是大理石、花岗石或鹅卵石,统称青石。石板街干净卫生,雨水顺着屋檐往下滴,再流进一个精美的风轮状石地漏里去,街面并不会留下积水,设计甚是精巧神奇。

走在这宁静的石板街上,仿佛时光倒流,恍惚中我总幻想着,那疼我爱我的阿婆,此刻若出现在面前,那该多好啊!不过,迎面不时走来几个身背小背篓的大爷大妈,我们彼此友好的微笑,这种陌生人之间特有的交流方式,这种身在异乡的感觉真好。街边一个大铁锅里泡着许多豆花块,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是镇上人最爱吃的豆花饭,虽素淡、清寡、平常,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最爱。

往前走,我又看到了蓑衣、草鞋、麻绳、斗笠、竹篓、竹筛、竹筒……挂了一面墙,这是一个叫“君再来”的小旅馆。

旅馆老板邀我们进去喝茶。只见老板从一个类似鸡窝的背篓中,抓了几片枯烂的叶子,叶片上粘着密密麻麻的卵状黑色颗粒,然后倒入开水,说这是虫茶,让我们喝。虫入茶,闻所未闻,胆小者,皱眉而逃,胆大如我者,好奇心驱使,斗胆饮之,喝后口中总感觉有一股怪怪的味道。老板笑着说,虫茶是好东西,可化解肠道毒气,要卖上千元一斤。有人提出买一点,老板又哈哈大笑,那是一种中气十足的爽朗笑声,他走到门口拿来一块牌子说,免费茶水,不卖。这个老板有意思。

走进一条岔街,突然人声鼎沸,一片喧闹。不知前方发生了什么,我立即加快脚步,想上前看个究竟。走到一个木板房前,往里一瞧,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一个不大的房间里,摆放着六张八仙桌,一屋子的老人挤在一起喝茶聊天,坐无虚席。老人们面前一人一杯茶,你一言,我一语,毫无顾忌地高谈阔论,加之嗓门大,人又多,甚是热闹。

偷得浮生半日闲,泉水煮茶一壶香,镇上人都是这样摆龙门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