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16日

不想让孩子成留守儿童 他坚持回农村当奶爸

为什么当奶爸 全是生活的无奈选择

培养父子感情,从小开始

父子之间游戏,能加深彼此的情感 (受访者供图)

前不久,江苏拟出台一条新规:女方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十五天护理假和不少于十五天的共同育儿假,“奶爸假”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登上各个单位的请假名录。奶爸,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随着女性地位越发增高,男人带孩子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不过,要在工作之余兼顾家庭,必然会让男人的压力加大,如何协调工作与家庭事务,成为了当前奶爸们的一大烦恼。

◎川江都市报记者 孙骋

一边要维持家庭开支,拼了老命工作,一边因为家庭的分工,还要负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在外人眼中,奶爸们是居家好男人的代表,但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在这张居家好男人的标签背后,是疲惫不堪。“想要松口气,甚至想逃离这个城市简简单单的生活一段时间。”纵然抱着这种避世的念头,奶爸们仍然在不断协调着工作和家庭事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稀里胡涂当上奶爸,生活从此多了苦和累

张瑞书是外地人,在泸州工作两年后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交往了五年,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开始,张瑞书和妻子并没有打算要孩子,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张瑞书的父母天天吹耳边风。“上班也好、开会也罢,我妈都会不厌其烦的打电话过来问什么时候要孩子。”好不容易挨到放假,准备轻轻松松休息一天,母亲又是一通思想工作,“我妈那边我还能应付,后来丈母娘也加入了逼供队伍,我和妻子招架不住,只得从了。”

》》》》 一系列突发事件 ,孩子谁带成大问题

张瑞书女儿出生的时候,他34岁,算是响应晚育。令张瑞书万万没想到的是,两家之前商量好的由父母带孩子的计划因为接连的突发事件被打乱了。张瑞书的父亲在孩子出生以后突然被检查患有重病,原本打算过来帮张瑞书带孩子的母亲只得取消了原本的计划,专心照顾病人。张瑞书的丈母娘接过了照顾孩子的大旗,然而,好景不长,张瑞书的嫂子怀上了二胎,经过检查以后,发现是个男孩子。

》》》》 懵里懵懂当奶爸 ,一切从零开始学习

“家里一直生的都是女孩儿,得知孩子是男的以后,他们高兴地合不拢嘴,马上表示要帮忙带孩子。”张瑞书的丈母娘打定主意后,立刻开始给张瑞书小两口做起了辅导工作。“你大哥两口子都不理事,两个孩子照顾不过来,天天给我打电话央求我过去帮忙,我过去帮忙带上几个月。你们两个都聪明,学东西学得快。而且孩子要自己多带才有感情,不然长大以后孩子都不亲你们。”在丈母娘“舌灿莲花”般的极力劝说下,张瑞书两口子稀里胡涂就答应了丈母娘的请求,将丈母娘开开心心地送到了大哥家。

原本以为带孩子很简单的张瑞书,刚把丈母娘送走一个星期就开始后悔了。“我老婆是护士,经常都要值夜班,下班回来之后也没有精力带孩子。”张瑞书理解妻子上班的辛苦,便大包大揽将带孩子的重任接到了手里。不过,因为要孩子要的晚,对换尿布、喂奶之类的带娃必修课从来没有太多研究,张瑞书天天被闹得一个头两个大。“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有打电话给丈母娘请教。对于我来说,这真的是一切从零开始。”

》》》》 一天工作从带娃开始,一坚持就是一年

张瑞书一天的工作就从带娃开始——每天早上上班,张瑞书要先将孩子送到大哥家里,中午下班马上赶过去照看孩子,下午下班后立刻去接孩子回家。张瑞书每天有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接受丈母娘技能传授,在其余时间里,只能通过电话向丈母娘讨教育儿经。晚上是张瑞书最繁忙的时间,“经常凌晨尿床,她就会醒,然后嚎啕大哭。”张瑞书要马上起来给孩子擦身子,换尿布,然后再哄她睡觉。

一年多的带娃经验,让张瑞书成熟了不少,但也有许多无奈。“放假期间比上班更累,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都要承担,还要带孩子。这一年多来,基本上就没有休过假。”虽然张瑞书有些苦不堪言,他的同事却对这个小奶娃充满了兴趣。“好些朋友和同事都会找借口到家里来看孩子,这便是我偷闲的时间。”周末,只要有人到家里做客,张瑞书便会向其“兜售”孩子,“会让他们抱抱孩子。”张瑞书将孩子交出去以后,便能心无杂念地做家务,“抱孩子一天很辛苦,有时手臂都会发麻,他们能帮我减轻一些负担。”张瑞书笑道。

争来的奶爸不容易,牺牲事业全情投入

杨全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奶爸,作为离婚家庭,杨全志接过了年仅6岁的孩子的抚养权,开始单独带孩子。

》》》》 争来的孩子抚养权,再苦再累也认了

“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么。”杨全志今年刚刚年满三十,去年,因为各种矛盾的堆积,他离婚了。起初,杨全志的前妻想要接过孩子的抚养权,因经济条件和性格问题,杨全志认为前妻并没有照顾孩子的能力,力排众议将孩子的抚养权争取到了自己的手里。

“孩子很懂事,平日里并不需要我如何操心。”虽然嘴上说着轻松,杨全志带孩子却十分艰辛。杨全志是单位重要部门的主管,经常都要到外地出差,虽然家里有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母亲帮忙照看孩子,不过,杨全志还是希望自己有足够多的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我妈主要是帮忙照顾孩子的吃饭问题,我每天要给孩子准备衣服,晚上睡觉也是我在照顾,还有每天去学校的接送。”杨全志的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为了让孩子能够上一个好点的学校,杨志全费尽了心思。

》》》》 又当爹又当妈,用尽心力补偿孩子

杨全志的家在龙马潭区,孩子上学地点在江阳区大山坪,而他的上班地点在高新区,每天送孩子上学再去上班要走半个主城区。杨全志的母亲提出很多次要送孩子上学,但杨全志并不是太放心,“挤公交车不方便,宁肯自己累一点,也希望孩子能够享受最好的环境。”杨全志自己便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他的母亲为了带大他付出了很多心血,不过,也正是因为要养活这个家庭,他的童年基本上没有太多关于母亲的记忆。 “我读书那个时候,学校开家长会,我妈基本上没到过场,所以我的孩子学校开家长会,我一定会去,我要连同他妈妈的那份一起给他。”杨全志没有如同一般男人带孩子那般严厉,更多的是如亲密朋友般的体贴和关心。

每天晚上,杨全志会先和母亲确认好第二天要做的早餐内容,仔细给孩子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和孩子一起按照课程表收拾书本。第二天起床后,杨全志会监督孩子穿衣、洗漱,吃完早餐后将孩子送到学校,再驱车到公司上班。

》》》》 拒绝外调工作,坚持在家当奶爸

为了孩子,杨全志可谓是付出很多,对于他来说,事业的成功远远没有孩子健康成长重要。

今年年初,公司进行人员调整,“总公司那边在各个分部挑选人才,总经理找我谈话,想将我抽调到总公司任职。”总公司在浙江,虽然薪酬待遇比泸州高上一倍不止,杨全志却在第一时间拒绝了这个提议。“虽然可以将孩子一起带上去,但孩子已经适应了这边的生活节奏,换个环境会产生恐慌的情绪。我现在的经济条件能够让孩子过上一个比较优渥的生活,他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就足够了。”杨全志说道。

C

杨彪的祖辈都是农民,原本他有很大的机会走出农村,但为了孩子,他仍旧坚持在农村操持农活。他的父亲因为这件事和他发生了很多次争执,但杨彪仍旧决定要在农村生活。

》》》》 生活不幸造就坚强奶爸,为了孩子放弃理想

见到杨彪是在泸县云锦的梨花节上,他抱着孩子在油墨画前指指点点,看样子很懂行。“以前喜欢画画,上学那会儿,学校里的板报都是我在办。”杨彪的成绩挺好,高考也考上了一个本科院校,但家里给他说了一门亲,让他最后放弃了大学深造的机会。结婚不久,杨彪就有了孩子,为了赚钱,两口子便到广州打工,杨彪喜欢画画,功底也比较深厚,在广州打工的时候,杨彪还利用空闲时间给一家杂志社画插画。

不幸降临,妻子在工地上班意外去世,母亲也因病去世,只留下了一个患有先天残疾的父亲。杨彪毅然放弃了杂志社给他开出的还算高额的工资,选择回乡务农,一边照顾年幼的小孩,一边承担整个家庭的开支。

》》》》 即使被骂没出息,坚持留在农村

原本怀揣的留在大城市的梦想被杨彪深深埋在了自己的心里。“我爹说过我很多次,让我出去闯荡,但我不想我儿子变成留守儿童,被别人看不起。”哪怕被父亲骂没出息,杨彪却仍然选择留在农村,耕着那一亩三分地,虽然,近年来因为扶贫攻坚,杨彪的家境逐渐殷实起来,但和他所放弃的相比,或许不值一提。

每一个奶爸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无奈和辛酸,他们承担起的不仅仅是一份家庭责任,更是漫长时间里的坚守和在面临艰难抉择时的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