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鹏伟
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官方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上线。据介绍,该APP提供数字版纸版对照、原《新闻联播》播音员李瑞英播读、汉字规范笔顺动画等增值服务。但是,免费版每天只能查2个字,40元的则可使用字典全部内容。此举引发一片争议,对此,APP的开发方表示,因涉及版权及软件开发等问题,所以需要付费。
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提供免费服务,这是什么心态?在有些人心里,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简直应当获得奖励——推广汉字和普通话,这难道不该是政府的责任吗?说这话的人恐怕忘了,义务教育是免费的,如果有利于自身提高的文化项目也都必须免费,那么文化产业也就不用发展了。
汉字没有版权,但字典有;印刷版的成本低,但制作维护多内容的APP却需要高成本。如果是政府投资的公益项目,免费自然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商业项目,适度收费也就理所当然。这里的适度,一方面是根据其成本来决定,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倘若需求不旺,或者有同类型、同质量的免费APP参与竞争,自然会倒逼其低收费,甚至可能是免费。
事实上,当前在工具类APP中,“不免费”也是常态,只是很多人没有接触过而已。同时,此类APP不适合植入广告式的商业营销,若在流量上动脑筋,很容易影响其权威性与用户体验。至于贵不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主要取决于个人承受力和需求是否强烈。譬如,对于一个无阅读习惯的网瘾青年来说,买任何书籍可能都觉得不值得,哪怕书十分便宜,而给游戏充值几百元,他们反倒觉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可见,收费与否,完全是商家的自主权利,定价高低也由市场决定。你可以认为他定价的行为不够聪明,那就期待更聪明的人让他没饭吃吧。但无论如何,只要不是强制消费,谁也没有指责其收费的权利。何况,软件开发方已经提供了免费版本,用户若需获取增值服务,那就付费吧!至于收费是贵是贱,市场自有公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