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15日

非遗节上的自贡绝活 讲述盐都的动人故事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前在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隆重开幕。以“千年盐都·中国灯城”为主题的自贡馆同日开馆,全面展示了近年来自贡非遗所迸发出的勃勃生机。

自贡馆以“千年盐都·中国灯城”为主题

位于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西城事展区的自贡展馆,外部门廊左侧镶嵌了一只活灵活现的仿真恐龙,不仅身躯庞大,还能发出逼真的吼叫声。展厅顶部悬挂着圆形宫灯,左方的天车井架模型生动精巧;展柜中陈列着自贡灯会、自贡龚扇、自贡扎染、自贡剪纸、富顺手工微刻技艺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

富顺手工微刻技艺传人进行现场创作,成为汇集人气之地。微刻并不是越小越好,小得适中、字迹清楚,这样才能让微刻变得“大众”,几十元的东西最受欢迎,还会刻上“一生平安”、“身体健康”等客人要求的字样,或者名字字母等。

为了更好地对非遗文化成果进行保护和传承,不少传承人也将自家的非遗进行了改良和创新。自贡龚扇传承人将作品“从大到小”,开发了平价家庭实用性的竹编以及竹编小挂件;自贡剪纸传承人大胆运用色彩,打破剪纸单一色调,通过剪、染、绘等创作手法,增强剪纸的艺术性和美感;自贡扎染吸收了国画、装饰画、油画及现代画派的手法,创新扎染技艺,形成了古朴、典雅、粗犷、动中求静、细腻恬适、抽象和具体巧妙结合的特色。

富顺秸杆画工艺品技艺、富顺木雕技艺、荣县土陶技艺等市级非遗项目,也在博览园内进行了展览,生动诠释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在食品相关展示区,荣县土陶第八代传承人将作品一字排开,其中既有大而质朴的酒坛、泡菜坛,也有小且精巧的茶壶、花椒盅……今年,荣县土陶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次走进了国际非遗节,其传承人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人了解荣县土陶,并将其传承发扬。

据了解,目前,自贡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四川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名,自贡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8名。这些鲜活的优秀文化,迸发出自贡非遗的勃勃生机,自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众多,从国家级到市县级传承有序,形成了自贡非遗的艺术宝库。

◎自贡网记者 周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