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15日

荧荧之光 照亮城市未来

——记“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江阳区法院萤火虫普法志愿宣讲团

◎ 肖则兰 泸州日报记者 曾臻

5月25日,江阳区法院萤火虫普法志愿宣讲团再次走进泸州七中佳德国际学校,为该校师生宣讲相关法律知识。这是江阳区法院萤火虫普法志愿宣讲团组建以来进行的第47场宣讲。6年时间,47场宣传,8万多名师生及家长受益,萤火虫普法队伍用自己的微光,照亮了城市的未来。

创新方式,首场宣讲“一鸣惊人”

2011年,江阳区法院安排专人到江阳区10余所中小学校进行调研,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情况。在调查中发现,学校每学期举行的法制讲座比较枯燥,不生动、效果并不好。为了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普法演讲,培养良好法治思维,江阳区法院挑选了业务能力强、形象气质好的青年干警,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将关心帮助未成年人学习法律作为己任,组成普法志愿团队,并且对宣讲形式进行了创新。2011年5月6日,第一场“法官姐姐进校园”活动在泸州七中举行。“我想念同学们,想念书本的味道,更想再回到学校,我多想能够有机会考大学……”当法官姐姐读着一封来自少年抢劫犯写下的《谁来拯救我》的悔恨书时,在场师生无不为之动容。宣讲团成员生动、形象、幽默、互动的演讲形式,立即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与推捧。

量身定制,打造普法品牌

精彩的演讲,有趣的互动,47场宣讲,每场都有创新。在每一场宣讲前,江阳区法院萤火虫普法志愿宣讲团都针对宣讲对象的年龄、认知能力,改变或调整宣讲内容和方式,比如针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宣讲团成员会更多采取互动方式、有奖问答方式,会揣摩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演讲的切入点,将普法与微电影、知识问答、互动游戏、卡通道具相结合。如此精心的准备,使得每一场宣讲都成为“量身定制”。

2015年,宣讲团队迎来了转折性的变化。经过创意团队的精心策划,正式将“法官哥哥姐姐进校园”改名为“萤火虫普法志愿宣讲团”,设计专门的“LOGO”,配置官方二维码,用小案例加漫画、法官寄语等方式设计宣传展板和萤火虫普法宣传书籍,使枯燥的法律知识变得有色有味有趣。随着宣讲次数和受众增多,“萤火虫”现已成为了江阳区的普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