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四型”城管先进典型系列报道之一
开栏语:
今年来,泸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全系统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争创‘四型’城管”活动,实现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上台阶。活动中,城管系统涌现出一批争做服务型、高效型、创新型、廉洁型“四型”城管的先进典型。
今日起,川江都市报将陆续推出一组系列报道,展现“四型”城管先进典型的风采。
◎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
实习记者 李佑天羽 摄影报道
当你享受着环境舒适、设施完好的城市星级公厕,却不知背后有一群人,为公厕一盏灯、一个水龙头,奔走在维护现场。
泸州市环卫所公厕维修组组长常学忠就是这个群体里的一员,三十年如一日践行对公厕维护事业的忠诚。
守护公厕 三十年如一日
昨日上午,在办公室记录整理完城区公厕报修的信息后,常学忠开始例行外出检查。
来到滨江路长江现代城段公厕,常学忠得知男卫生间水龙头不出水,立马提上工具箱,趴在还未干透的厕所地板上,身子探进洗手池下方的狭窄空间,娴熟地轮番使用工具。几分钟后,水龙头就能正常出水了。
刚修理完,常学忠又接到紧急电话:大梯步公厕里有个冲便器失灵飙水。他又立即奔向下一个维修点。
这便是泸州市环卫所一名工作30年的公厕维修工的日常工作。
能修不换 厉行节约不浪费
随着星级公厕的打造,老式水龙头逐渐被更换为感应式水龙头。过去,由于没人懂维修技术,感应式水龙头一出问题就只能更换。常学忠觉得太浪费,开始自己钻研维修技术。经反复实践,他终于破解难题。城区73座星级公厕的感应式水龙头,他主动包干维修。这以后,每当感应式水龙头出现问题,只要能修的就不换。这样下来,常学忠每年为单位节约了上万元的水龙头购置费和厂家维修费。
当被问到为什么会想到钻研维修技术时,常学忠说:“就是想着浪费,能为单位节约成本、为国家减少损失,我愿意钻研学习。”
肩负责任 就是坚持的动力
常学忠出身在“环卫世家”,父母、姊妹都在环卫一线战斗过。
1988年,父亲病危时,19岁的常学忠接过父亲挑了一辈子大粪的扁担,谨遵父亲临终前的叮嘱:“接下我的活,要干就好好干!”
1990年,由于常学忠工作踏实认真、肯学肯钻,他从领导手中接过工具箱,从此当上公厕维修工。这是一份繁锁复杂的工作,泥工、木工、水电工的技术全得精通。常学忠暗暗发誓“一定要干好!”
每天,常学忠都会来到公厕,认真检查厕所门栓、电灯、开关、水管龙头等是否完好,一旦有破损,无论多晚他都当天完成维修。因此,他经常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偶尔也会引来妻子的埋怨:“厕所才是你的家”。
2003年,因环卫体制改革,大批年轻人都争着考调到另一个单位去了。可常学忠坚决不报考,妻子埋怨他,亲戚朋友也劝他,他总是说:“我祖祖辈辈都是环卫工人,我已经习惯了这份工作,再说大家都走了,这个活儿总要有人来干吧!”
常学忠心怀环卫事业、肩负着责任感,这便是他一直坚持下来并将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