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州日报记者 简放鹏
本报讯 13-14日,由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担任组长的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技术评估专家组,莅泸考察评估泸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强作工作汇报,泸州市副市长、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熊启权陪同考察。
刘强在汇报时说,2013年7月,泸州市列入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试点以来,泸州市积极践行“创新强水、开放活水、协调兴水、绿色助水、共享惠水”的理念,通过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等方式,统筹规划、分布实施,扎实推进各项试点工作开展。试点过程中,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强化规划引领等机制建设,切实强化试点工作保障;着力项目带动,通过狠抓蓄水能力建设、河库连通、节约集约利用、水土保持、源头治理,增强试点示范效应。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效果显著,改善了城区生活环境、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建成了一批绿色品牌。下一步,泸州市还将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加快建成生态环境优美、幸福美丽泸州。
在汇报会上,熊启权汇报了泸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完成情况,并就相关建设项目发挥效益进行了介绍。
13日,专家组一行先后深入泸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纳溪区节水型社会示范县建设工程、纳溪区花田酒地水文化景观工程、马庙水库水生态修复及水资源保护工程、两江四岸整体规划建设暨整治工程、江阳区董允坝高效节水示范项目、城南泰安污水处理厂、张坝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现场,对泸州市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流域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堤防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工作质询,对泸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一致同意通过技术评估。陈进指出,泸州市委、市政府重视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形成的工作制度全面,很有借鉴意义,在全民教育、全民参与方面做得不错,社会满意度较高。泸州试点工作契合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做到了“推进有序,重点突出,成效明显”,实现了试点提出的目标。同时,陈进建议泸州将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总结提炼,形成“泸州模式”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