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昭通主席像广场的赛装节舞台周围,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他们踮起脚、翘着头,生怕错过舞台上别开生面的“彩裳秀”,人群中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不少人称自己是“真的开了眼界”。
当天,昭通首届民族赛装文化节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举行开幕式,来自昭通11县区选送的17个节目参加了展演。汉族、彝族、回族、苗族等昭通本土各民族同胞的精美服饰,让人赏心悦目。
据了解,开幕式上所展示的蜡染、衣服、腰带、饰品……全是手工制作,一套成衣甚至要花两个月的时间。此次活动作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西部贫困地区精神文化家园建设”和“文化两点昭通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很有意义。通过活动,把昭通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和各民族同胞的良好风貌展示在世人眼前。
◎昭通日报记者 张广玉 陈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