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132 川江都市报社主办川江都市报社出版新闻热线:3190929






2017年06月14日

内江非遗尽显大千故里风采

内江参加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侧记

黄氏吹糖人制作

隆昌土陶制作技艺

木偶戏展演

◎ 内江晚报 黄彬鹏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6月10日在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隆重开幕,内江展馆同日开馆。

位于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西城事展区的内江展馆,以“大千故里·文化内江”为主题,馆内精选资中中型杖头木偶、隆昌夏布、隆昌土陶、市中区“黄氏吹糖人”四项非遗项目,展示展览展销多项非遗产品,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内江非遗的生动实践和保护成果,以及内江非遗迸发出的勃勃生机。

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

非遗节上大放异彩

阅读历史,品味记忆。追寻沱江沿岸文明的足迹,触摸内江文化的神奇与魅力,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西城事展区的内江展馆。

步入内江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背景宣传墙上 “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的主题字样。在100平方米左右内江展馆内,夏布非遗衍生品、市中区“一品德”酱豆腐、市中区马氏酥枣兔、资中冬尖、威远县“黄老五”、威远县周萝卜等数十样非遗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体现了非遗传承人精湛的技艺水平,也承载着这些非遗工匠们几十年如一日在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前行的坚持与艰辛。

说起非遗工匠,资中木偶传承人唐友民不得不提,以资中木偶为载体的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作为每届非遗节上“常客”,于2014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在现场的展演上,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的出场吸引了一大批游客欣赏,他们大部分人一边观看,一边用手机记录,不时还有人爆发出热烈掌声。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的广受喜爱与木偶本身有着密切联系。在制作技艺展示区,资中中型杖头木偶传承人唐友民一边制作木偶,一边介绍,每个非遗作品都要经过瓷泥造型、石膏脱型、皮纸糊贴、打磨化妆等工序,一个个形体上优美逼真、操纵上轻便灵活、表现上形神兼备、特技上变幻多端的木偶浑然天成,配合木偶剧《斗妖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片段、《沙家浜》片段,木偶绝技《变脸吐火》《书法》等节目,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资中中型杖头木偶因此久盛不衰,成为巴蜀地域文化中的一块艺术瑰宝。

《夏布千蝶神韵图》:

23米画卷震撼内江展馆

“太震撼了,这么长的一幅画作上,每只蝴蝶竟然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数十名省内外游客驻足内江展馆,对一幅名为《夏布千蝶神韵图》的作品发出惊叹。

夏布蝴蝶画传承人李祥云告诉现场游客,这幅长达23米、宽0.3米的夏布画作融合夏布和蝴蝶画两大非遗文化,画面上有多达1000只蝴蝶。李祥云说,呈现在众人面前的这幅作品来之不易,蝴蝶标本的收集汇聚了夏布蝴蝶画四代传承人的心血,作画从前期构思、构图到制作完成,前后经历了长达一年的时间。

据介绍,有别于普通作画的宣纸,隆昌夏布编制艺术作为有着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唐宋以来隆昌夏布编织技术就比较发达,是一种工艺独特、品质优良的传统手工织品,被誉为传统手工技艺“活化石”。

夏布制作采用独特工艺,经过打麻、绩麻、晒麻、挽麻团、挽麻芋子、牵线,穿竹扣、排线刷浆,上机穿机扣、打重线、泡芋子装梭、织布、晒布漂洗、印染等十二道工序制成。

隆昌夏布编织工艺也是“男耕女织”生活的真实写照,可谓记录隆昌社会发展的“史书”,是研究隆昌客家文化的重要历史依据,亦是承载隆昌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的载体。

展示展览展销:

内江非遗如此多娇

此外,在制作技艺展示区,市中区“黄氏吹糖人”传承人黄祖全将稀糖块用温火熔制成软糖,再以口吹手捏,在短短几分钟内,便“吹”出糖人老鼠、斗牛等花样迥异的“糖人”,黄祖全娴熟的手法、精湛的技艺,也令现场游客啧啧称奇。

“吹糖人和画糖区别很大,吹糖人讲究‘快’‘巧’二字,时间把握不好就绝对制作不出理想的造型。”黄祖全说道。

在隆昌土陶制作区,范贤德取泥、揉泥,将泥放在托盘上制作,托盘的旋转与手上技巧完美配合,十分钟内,一个高约30厘米的工艺品便初步制作完成。范贤德告诉现场游客,后期还要经过打磨、烧制、上釉等,一个完整的土陶工艺品才算制作完成。

这些鲜活的优秀文化,迸发出内江非遗的勃勃生机,内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众多,从国家级到市县级传承有序,形成了内江非遗的艺术宝库,闪烁出熠熠光彩。

目前,内江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个、省级11个、市级40个、县级8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3人、市级40人;省级非遗生产性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1个。

据内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内江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和当代价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积极构建非遗保护制度体系、协调体系、关怀体系、宣传体系、发展体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在6月10日至6月18日期间,内江展馆所有非遗项目分别以实物形式进行展示、展销及体验,全面展现近年来内江非遗的生动实践和保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