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泸州市实施“礼让斑马线”文明行动以来,泸州市通过在主城区设置“5321”斑马线倡导车辆驾驶员礼让行人、在主要路段新增自动抓拍系统抓拍机动车斑马线前不礼让的违法行为、对斑马线上未停车让行的不文明行为记分罚款等方式,使斑马线前的行车秩序有了很大改善。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司机礼让斑马线渐成习惯,行人过马路不规范却成了新问题。
◎ 泸州日报记者 朱虹
时间:13日上午9:30 地点:刺园路十字路口
现象:司机挥手示意行人“先过”
在记者蹲点采访的半个小时里,车辆停下来礼让行人的次数较多,除了公交车和出租车外,很多社会车辆在斑马线前也会主动停下来让行。
当斑马线上红灯亮起,恰好刚走到斑马线中间的行人不知所措,大部分司机不忙发动车辆,而是用手势示意行人“先过”。私家车主刘先生说,刚开始推行斑马线上礼让行人那段时间确实不适应,那时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前往往只看前方有没有车,不会注意去看有没有行人。现在,他在斑马线前就开始减速,很自然地留意两边有没有行人,等行人走到安全地带才开车。甚至在有些没有设斑马线的路口他也会这样做。
在司机礼让斑马线的文明行为养成中,自然少不了交警部门的引导。去年底,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交警在泸州市首条“5321”车让人斑马线上直播文明礼让斑马线,为没有遵守斑马线文明礼让行人的驾驶员亲身示范斑马线上如何礼让行人。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辅警长廖粒琦说,交警部门一直在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交通等专项治理,效果非常明显。驾驶员在斑马线上礼让行人正在形成常态,尤其是有老人小孩或者行动不便的人过斑马线时司机都会停下车,等行人通行后再开车。
在刺园路十字路口执勤的文明劝导员邹元文说,斑马线上车让人的文明现象比较普遍。记者现场随机采访了8位市民,他们都说,这一年来,驾驶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现象明显减少。
时间:13日上午10:00 地点:石马沟菜市场一段
现象:10分钟内两行人横穿马路
大山坪主干道中间设置的隔离带在石马沟菜市场大门附近开了一个小缺口,一位男子左右观望见车不多,迅速横穿马路走到路中间穿过小缺口,再避让了几个车后来到菜市场门口。这一幕恰好被记者看见。当记者问他是否知道横穿马路很危险,男子连说了两个“知道”后,快步离开。在男子横穿马路前不到10分钟,一女子也这样横穿马路。
廖粒琦告诉记者,隔离带间的小缺口,是特意为环卫工人留下的。环卫工人拖着大垃圾桶不方便走人行天桥,可以从此处直接走到对街。廖粒琦建议行人为了安全着想,走斑马线,走人行天桥,不要横穿马路。
此外,邹元文还告诉记者,不少市民在等候斑马线时没有踩在“坎坎”上(行人道的基石上)。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不安全,也不文明,而且行人在绿灯未亮就“抢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遇到这些情况,邹元文会劝站到斑马线上等候的行人站回人行道上。大部分行人会听劝,但仍有个别行人直接无视他的劝导。
邹元文说,目前,他和其他文明劝导员的工作是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文明劝导,希望得到行人尊重和理解。同时,他也呼吁大家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来,文明出行。
在调查采访时,记者还看到有三轮车越双实线掉头的现象。廖粒琦说,她在道路上执勤发现了不少摩托车和轻便车驾驶员的不文明行为,目前,城市轻便摩托车数量迅速增加,她呼吁,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驾驶员也要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